胶州小妹24小时喝茶,胶州姑娘全天饮茶
胶州老城区有家不起眼的茶馆,木招牌被岁月磨得发白,却总飘着缕缕茶香。街坊们都知道,这家店有个特别的规矩——二十四小时不打烊。守着这家店的,是林家的小女儿,大家都爱喊她“胶州小妹”。
凌晨叁点钟,巷口的饺子馆收了摊,只有茶馆二楼的灯光还暖融融地亮着。林小妹正给刚下夜班的出租车司机张师傅沏茶,滚水冲进盖碗,茉莉银针的香气瞬间飘满屋子。“您尝尝这批新茶,昨天刚到的。”她手腕轻轻一转,茶汤匀匀地分进品茗杯。张师傅吹着热气喝了一口,眉头的皱纹舒展开来:“跑了大半夜车,就惦着你这口热茶。”
深夜的茶香最暖人
这话不假。后半夜来喝茶的,多是些夜归人——送完最后一单的外卖小哥,医院下班的护士,刚从渔港卸完货的工人。林小妹说,夜茶要泡得浓些,暖胃又解乏。她总记得熟客的喜好:王阿姨爱喝熟普,李爷爷专挑崂山绿,年轻人来了就推荐蜜桃乌龙。有回冬至夜里,她见环卫工人在窗外避风,特意端了热茶出去,“大叔,进屋喝吧,暖气足”。
其实这二十四小时营业的规矩,是去年冬天定下的。那晚雪下得紧,有个迷路的外地游客躲进门檐下避雪,林小妹索性开门迎客。热茶下肚,那位客人感叹:“这大冷天的,能喝上热茶真是救命了。”就为这句话,她跟家里人商量后,真的把营业时间改成了全天候。
现在连隔壁开早餐铺的陈嫂都说:“咱们这条街啊,就数林家茶馆最有人情味。”清晨五点半,陈嫂来取预订的茶叶时,总能看到林小妹在擦拭最后一批茶杯。那些紫砂壶被养得油亮,像浸透了多年的茶汤与时光。
午后阳光斜斜地照进店里,她会抽空给老茶客表演茶艺。凤凰叁点头的招式利落漂亮,茶不洒一滴。常来的赵老师说:“看这姑娘沏茶,就像看胶州大集的皮影戏,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。”这时林小妹总会抿嘴一笑:“我这点本事,比不上奶奶当年呢。”
记得有个大学生好奇地问:“姐姐,你整天守着茶馆不闷吗?”她正在给金骏眉称重,闻言顿了顿秤杆:“茶叶会说话呀。你看这蜷曲的叶子,在水里慢慢舒展,像不像人的生活节奏?”这话把大家都逗笑了。确实,来这儿的客人,都爱在这茶香里慢下来。
暮春时节,茶馆屋檐下的风铃叮当作响。林小妹在账本上记着新到的日照绿,忽然听见熟客在窗外招呼:“小妹,还营业吧?”她抬头一笑,顺手把“正在营业”的木牌翻到正面。炉子上的水正咕嘟咕嘟冒着泡,第叁泼茶汤刚好达到最醇厚的浓度。
城里的奶茶店换了又换,只有这家老茶馆始终亮着灯。茶壶里沸腾的不只是水,还有流淌在胶州人生活里的温情。或许这就是为什么,大家都说“胶州小妹24小时喝茶”的地方,藏着这座小城最真实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