汝州哪里找叁百块的爱情,汝州叁百元爱情何处寻
那天在汝州老街上溜达,听到两个推着自行车的大叔在路边闲聊。一个说:“现在叁百块能干啥?吃顿火锅都不够。”另一个笑着接话:“要是能找到叁百块的爱情,那可比中彩票还难咧!”这话把我给逗乐了,可笑着笑着又觉着心里头不是滋味。
说起叁百块在汝州能做什么?还真有人掰着手指头给我算过账。西关那家新开的奶茶店,最贵的霸气葡萄要二十八一杯;中大街的电影院,周末看场《封神》得四五十;要是想去火锅店约个会,没两百块根本出不来门。这么一算,叁百块确实不经花。
街角遇见的故事
就在上周叁下午,我在丹阳路口的凉皮摊前排队,前面站着一对年轻情侣。女孩扎着马尾辫,男孩的球鞋边都磨白了。“我要大份的,”女孩说,“加辣加醋多放面筋。”男孩掏出现金付账时,我瞥见钱包里就叁张百元钞。两人端着凉皮坐到树荫下的石凳上,分着喝同一瓶矿泉水。女孩夹起一筷子凉皮吹了吹,自然地喂到男孩嘴里。那个瞬间,他们笑得比旁边精品店里888元的玫瑰花还灿烂。
这让我想起早年在汝州机床厂上班的二姑。她总爱念叨,当年和姑父谈恋爱时,最奢侈的享受就是周末去工人文化宫跳交谊舞。两毛钱的门票,姑父每次都会多带个茶叶蛋,悄悄塞进二姑的布包里。如今他们结婚叁十年了,上次家庭聚会,二姑还笑着吐槽姑父依然改不了往她包里塞东西的习惯,只不过茶叶蛋换成了降压药。
那么问题来了,在物价飞涨的今天,汝州哪里还能找到叁百块的爱情?其实答案可能藏在最平常的地方。比如共同养在阳台上的那盆茉莉花,或者深夜加班时留在锅里的一碗小米粥。真正的感情从来不需要标价,它更像老城区青石板路缝里钻出的草芽,看着不起眼,却有着最顽强的生命力。
记得有次下雨天,我在广成路公交站躲雨,遇见一对老夫妻共用一把褪色的蓝格子伞。老太太的右肩淋湿了,老爷子发现后悄悄把伞往那边倾斜。这个细微的动作让我在潮湿的站台下站了很久。他们或许从未想过爱情值多少钱,却在无数个平凡日子里,把叁百块过成了叁百万的珍贵。
如今每次路过汝州桥,总能看到挂满栏杆的连心锁。有崭新的,也有锈迹斑斑的。最让我触动的是那把用铁丝拧成的简易锁,旁边用马克笔写着“2012.3.28”。想来这对抗震风雨的恋人,他们的爱情可能始于某个连挂锁都买不起的下午,却把彼此的名字刻进了十年的光阴里。
所以当有人再问起汝州叁百元爱情何处寻,我总会想起凉皮摊旁的情侣,想起公交站的老夫妻。或许真正的答案不在某个具体的地点,而在于我们是否还相信,在这个什么都讲究性价比的时代,仍然有些东西无法用价格衡量。就像护城河边的垂柳,年复一年地发芽抽条,从不在意有没有人为它们标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