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油站街快餐约学生,附近学生快餐约见
这几天路过江油老城区,总能看到些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站在街边,低头刷着手机。这条街以前挺冷清的,现在倒是热闹起来了。
有个小伙子靠在电线杆旁,校服裤脚还沾着泥点。他时不时抬头张望,又迅速低下脑袋,好像在做见不得人的事。我琢磨着,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站街约见吧。
街头偶遇的对话
“等人呢?”我试探着问。他警惕地打量我,手指不停划着手机屏幕。“约了同学吃饭。”他说得很含糊。这时候他手机亮了,我瞥见聊天界面最后一条消息:“老地方,快点。”
这种快餐式约见在学生里挺常见的。他们习惯用最短的时间解决吃饭问题,然后各忙各的。有个女生告诉我,下午要补课,晚上还得写作业,只能抓紧午休这一个小时。
其实想想也是,现在学生压力大,时间都被切成了碎片。能在夹缝里约个饭已经不容易了。我见过最夸张的,两个男生站在便利店门口,五分钟吃完便当,连话都没说几句。
这种快餐约见成了他们维系友情的方式。虽然匆忙,但总比完全没联系强。有个戴眼镜的男生说,要不是约着一起吃饭,他可能一个月都见不着好朋友。
不过总这样赶时间,饭菜什么味道都尝不出来吧。我见过一个女孩,边吃边看表,最后半碗饭直接倒掉了。她说要赶去上钢琴课,来不及了。
现在的生活节奏确实快,连孩子都这样。想想我们小时候,放学还能在路边摊慢慢吃碗面,现在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少了。
偶尔也能见到不一样的情形。上周下雨,看见两个女生合撑一把伞,站在屋檐下分食一盒章鱼小丸子。她们有说有笑的,倒是不着急赶路。
可能下雨天反而让人慢下来了。那个穿校服的女孩说,反正赶回去也淋湿了,不如慢慢吃。她咬了一口丸子,满足地眯起眼睛。
这样的时刻现在真难得。大部分时候,学生们就像上了发条,从一个地方赶到另一个地方。连吃饭都变成任务,而不是享受。
有个老师跟我说,她经常看见学生在操场边上边啃面包边背单词。她说看着都心疼,但也没办法,课程安排得太满了。
想想也是,现在竞争这么激烈,孩子们都不容易。能抽空约个饭已经很难得了,至少说明他们还在努力维持着友谊。
昨天又路过那条街,看见叁个男生围坐在路沿上吃盒饭。虽然只有十几分钟,但他们笑得特别开心。也许这种快餐约学生的方式,已经是他们能找到的最优解了。
天色渐晚,街灯亮了起来。学生们陆续散去,又剩下空荡荡的街道。明天这个时候,这样的场景还会继续上演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