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口小巷子招揽客人现象在哪些地方有,哪些地方可见类似情况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4:37:04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几天在海口闲逛,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:走着走着,冷不丁从旁边的小巷子里钻出个人来,热情地跟你打招呼,招揽你去他们的店里坐坐。有时候是吃饭的小馆子,有时候是卖特产的小铺子。我第一次遇到的时候,还真有点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给吓一跳。

那么,这种海口小巷子招揽客人现象,到底在哪些地方比较常见呢?我琢磨了一下,发现还真有几个地方挺突出的。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老城区,比如博爱南路、解放西路一带。那里的街道本来就窄,两旁岔出去的小巷子更是多如牛毛。走在主街上,你就能时不时看到,有些小巷口站着人,眼睛打量着过往的行人,一旦有游客模样的,就会上前搭几句话。他们的目标很明确,就是寻找潜在的客人。

另一个比较集中的地方,是靠近热门旅游景点周边的区域。比如骑楼老街附近的那些岔路小巷子里,这种现象就不少见。游客们从主景区逛出来,想在附近找点地道的吃的或者买点东西,这些小巷子里的店家就觉得机会来了。他们的招揽方式,往往带着点本地口音,喊着“尝尝椰子鸡咯”、“新鲜椰子水”,试图用最具海南特色的东西吸引你走进去。

说起来,这种招揽方式挺有意思的。你说它烦人吧,有时候他们笑脸相迎,一口一个“老板”、“靓女”,你也不好意思黑着脸。但你说它有效吧,很多人其实对这种过于主动的推销是心存戒备的,反而不敢进去了。我就在旁边观察过一阵子,十个被招呼的人里,大概也就一两个会真的跟着进去看看。

哪些地方可见类似情况

如果你觉得只有海口有这种小巷子招揽客人的情况,那可能就想错了。其实啊,在很多以旅游闻名的城市里,你都能找到类似的影子。这好像成了某种特色街区不自觉形成的一种风气。

比如说吧,你去过桂林阳朔的西街吗?那条街名气大,游客多,主街上灯火通明的。但你只要稍微往旁边那些黑一点、窄一点的小巷子里一走,也能碰到类似的情景。不过那边揽客的内容就不一样了,多半是招呼你去看印象刘叁姐的演出,或者是去他们的小酒吧坐坐。形式和海口这边很像,都是依托于热闹的主街区,在次级的小巷子里寻找商机。

再往远了说,云南丽江古城里那些纵横交错的小巷子,情况也差不多。尤其是晚上,一些小巷里的客栈老板或者餐厅伙计,也会站在门口,对路过的游客发出邀请。感觉上,只要是一个地方游客多了,商业竞争激烈了,这种最直接、最原始的人力招揽方式,就很容易冒出来。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,在不同城市的类似场景下重复上演。

当然,每个地方的表现形式会有点不同。有的地方可能只是安静地站在门口,用眼神示意;有的地方则像海口一些巷子这样,会比较主动地上前搭话。这其中的度,挺难把握的。太冷淡了,吸引不到注意;太热情了,又容易把人吓跑。怎么做才能既表达了善意,又不让人反感,这还真是个学问。

站在游客的角度想,我们既希望能体验到地道的本地风情,找到那些藏在深巷里的美味或好物,又对未知的、主动的邀请抱有天然的警惕。这种矛盾的心理,或许正是这种现象一直存在,并且让人津津乐道的原因之一吧。下次你再在海口或者其他旅游城市的小巷里遇到类似情况,或许可以多一份理解,当然,也多一份谨慎,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决定是否接受这份“巷子里的邀请”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