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北附近500块钱的爱情,相近的价位情感故事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00:04:05 来源:原创内容

巷口那盏路灯

淮北的冬天总带着点煤炭燃烧的味道,老城区巷子深处的烤红薯摊冒着白气,把五百块钱塞进牛仔裤兜时,我能清晰摸到纸币的棱角。这钱原本要给表妹买生日礼物,现在却要用来见个陌生人。

小酒馆在工人文化宫后街,木门推开时铃铛叮当作响。她坐在最里边的卡座,米白色毛衣袖口有些起球,双手捧着玻璃杯取暖。“你来了。”她说这话时没抬头,像早就料到我会出现。我们是通过同城论坛认识的,她发帖说想找个人说说话,见面费五百。

她要了瓶本地产的烈酒,给我倒了小半杯。“就当是场交易。”她突然笑了,眼角细纹在昏暗灯光里变得柔和。这价钱在淮北能做的事很多——包车去徐州玩两天,在银座商场买件不错的羽绒服,或者像现在这样,买叁个小时的陪伴。

酒过两巡,她开始讲前年去世的丈夫。他们是煤矿双职工子弟,结婚时在相山公园拍了组婚纱照,那会儿拍照才花了两百块。“现在什么都涨价了。”她转动着酒杯,“连说心里话都要找陌生人。”

我望着窗外飘起的细雨,想起论坛里类似的帖子其实不少。附近县城有个大姐常年发帖,四百八十块陪聊还送手工水饺;濉溪县有个小伙子标价五百二,能陪你散步说心事。在这片土地上,情感不知何时也成了明码标价的商品。

“他走之前躺病床上说,以后要是闷得慌,就花点钱找人说话,别让自己憋着。”她掏出手机给我看照片,屏幕裂了道缝。照片上的男人搂着她的肩,站在南湖堤坝上,身后是还没开发成景区的荒滩。

离开时雨还没停,她执意要把伞给我。“反正就住前面小区。”她指指那片八十年代建的红砖楼。走到巷口路灯下,她突然转身往我兜里塞了什么。回家才发现是张迭得方正的两百块钱,还有用收银小票写的字条:听我说这么多,该找你钱的。

后来我又经过那家酒馆几次,总不自觉望向最里的卡座。有次老板娘说,那女人搬家了,好像是去合肥帮女儿带孩子。而我的钱包里始终留着那张退回的两百元,它让我想起在这座城市里,有些东西确实没法用五百块来衡量。

如今论坛里依然活跃着各种价码的情感服务,从叁百到八百不等。偶尔会看到新注册的账号,介绍写着“淮北附近,陪你说说话”,标价总是熟悉的五百。不知道这些相似价位情感故事背后,是否也藏着某个不愿被岁月冲走的念想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