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化小粉灯一条街,从化粉灯夜市街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6:05:45 来源:原创内容

暮色里的粉色长廊

那天拐进这条巷子纯属偶然。朋友说带我去个有意思的地方,没想到迎面撞见这般景象——整条街挂满了粉色的灯笼,像晚霞不小心跌进了人间,把青灰色的老墙都染成了暖融融的颜色。灯笼不是什么精贵的材质,就是普通的绢布罩子,可成百上千盏连成一片,竟有种说不出的震撼。

巷口卖糖水的大姐一边舀着芝麻糊,一边跟我搭话:“这条从化小粉灯一条街啊,比我岁数都大哩。”她指着最近的一盏灯笼,“你看那竹架子,都被岁月磨出包浆了。”我凑近细看,果然,竹骨油亮亮的,透着一层温润的光泽。

往前走几步,香味就扑鼻而来。炭火上滋滋作响的鱿鱼须、蒸笼里冒热气的钵仔糕、铁板上翻滚的牛杂……夜市刚开张,摊主们都不急着吆喝,熟客自然认得他们的位置。卖牛杂的老伯见我犹豫,笑着递过来一小块:“尝尝嘛,不喜欢不用买。”这种实在,在大商场里可遇不着。

我突然想起早上在酒店看到的旅游手册,精美铜版纸上印着“从化十大必去景点”,却只字未提这条活色生香的巷子。或许真正的市井味道,本就藏在这样的角落吧。

巷子中段有家特别的老字号,只卖叁种糖水。老板娘说她女儿总劝她增加品种,她直摆手:“把红豆沙熬透,把姜撞奶做滑,比什么都强。”她说话时,手上的活计不停,豆沙在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泡,空气里都是甜糯的香气。

灯笼下的烟火日常

越往深处走,越能感受到这条街的脾气。五金店还没打烊,老板就着灯笼的光修理旧风扇;裁缝铺的阿姨踩着缝纫机,针脚细密得像在绣花;几个老街坊坐在自家门前的石阶上,摇着蒲扇聊家常。这里的店铺大多没有招牌,可谁都知道哪家的云吞皮薄,哪家的烧鹅脆。

我突然注意到,很多灯笼的穗子颜色不太一样。问了一位正在挂新灯笼的大叔,他咧嘴一笑:“老灯笼用久了要换,可大家舍不得全扔,就留着旧穗子系在新灯笼上。”他说这话时,眼神里有种很柔软的东西。这大概就是街坊们心照不宣的默契——让记忆以另一种方式延续。

在从化粉灯夜市街巷里,时间仿佛走得特别慢。手机在这里常常被遗忘,因为眼睛根本看不过来。对面摊位的夫妻配合默契,丈夫翻动烤串,妻子撒调料、收钱,偶尔相视一笑;几个放学不回家的中学生,凑钱买一份炸豆腐你一口我一口;还有像我这样的外来客,举着手机想拍照,又怕打扰了这份自在。

走到巷尾,看见几个年轻人正在给一棵老榕树挂上新灯笼。他们说这是街的传统,每年立夏前后,家家户户都会拿出准备好的灯笼。难怪这些粉色深浅不一,有的鲜嫩如初绽的樱花,有的已被岁月染成温柔的桃色。

回程时又经过糖水铺,大姐正在收摊。她送我一小包桂花,说泡水喝能安神。我走出很远回头望,那片粉色在夜色里朦朦胧胧的,像一场不愿醒来的梦。这条从化小粉灯一条街啊,它不急着告诉你什么大道理,只是安静地在那里发着光,等着每一个偶然路过的人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