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节约附近人100元3小时微信真实可靠吗,毕节约伴叁小时百元微信可信吗
最近朋友圈总刷到“毕节约附近人100元3小时微信”的广告,说是什么毕业季限定活动。我第一反应跟你们一样:这玩意儿能信?
表弟前两天还跑来问我,说他刚答辩完就收到这种推送,心动得不行。毕竟毕业聚餐、拍写真、短途游哪样不烧钱,要是真能花小钱办大事,听着确实挺吸引人。可转头一想,天上哪会随便掉馅饼?
百元叁小时到底卖什么关子
我仔细琢磨这个“毕节约伴叁小时百元微信”的套路。你说要是正经旅行社搞的,怎么不走平台交易?要是学长学姐攒的局,为啥非要强调“附近人”功能?最让人犯嘀咕的是那个“真实可靠吗”的尾缀——这不像宣传语,倒像搜索框里蹦出来的疑问句。
隔壁班小林上个月试过类似服务,说好的毕业跟拍摄影师,结果来的是个拿手机拍照的兼职学生。成片效果嘛...用她原话说“还没我自拍杆有水平”。最重要的是对方收完钱就玩消失,说好的精修图到现在都没影儿。
其实算笔账就明白了。真要组织毕业活动,场地费、物料费、人工费分摊下来,人均100块连本都回不来。除非...这根本不是正经活动邀约。
微信转账背后的风险链
现在这种“微信可信吗”的担忧真不是瞎操心。我特意问过做网络安全的老同学,他说最近毕业季期间,冒充学长学姐的诈骗账号特别活跃。常见套路是先拉群发虚假活动海报,等有人微信转账后就集体踢人拉黑。
更悬的是有些打着“毕业狂欢”旗号的局,根本不在正规场所办。去年理工大有个学生参加类似活动,结果被带到郊区农家院强制消费,最后报警才脱身。你说要是正经毕业纪念活动,能整出这种骚操作?
其实毕业生那种“再不疯狂就老了”的心态特别容易被利用。骗子就是抓住大家想在离校前留点特别记忆的软肋,把普通聚会包装成“限定狂欢”。
倒不是说所有线上邀约都不靠谱。我学姐去年组织的毕业骑行队就挺成功,但人家是正经在学校论坛发通知,活动费直接交到社团公账,每个环节都透明得像玻璃罐。
现在想想,判断“毕节约伴叁小时百元微信”靠不靠谱,关键看叁点:有没有实体组织背书、活动流程敢不敢公开、支付方式走没走担保。要是对方在这叁点上含糊其辞,哪怕说得天花乱坠也得扭头就走。
最近各高校公众号其实都在推官方毕业活动,虽然可能没那么“刺激”,但至少不会让你人财两空。我们宿舍去年参加的校园夜跑活动,结束后还发了带编号的纪念徽章,现在别在书包上比什么虚假狂欢都有意义。
说到底毕业季最珍贵的不是花了多少钱,而是能不能留下些能笑着回忆的片段。与其冒险尝试来路不明的“百元惊喜”,不如拉着真朋友去食堂包顿饺子,或者在教学楼顶看次日出——这些根本花不了几张钞票。
对了,要是真拿不准主意,直接把活动信息截图发学校表白墙问问。咱们学生群体的火眼金睛,分分钟就能帮你识破那些花里胡哨的套路。毕竟这年头,毕业证书要顺利拿到,防骗证书也得同步考取才行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