峨眉山100元小胡同,峨眉百元小巷游
拐进那条百元小胡同
要说这峨眉山啊,大部分人脑子里蹦出来的肯定是金顶的日出、翻滚的云海,还有那些机灵得成精的猴子。可我这回偏不往那人挤人的地方钻,就在山脚下转悠,无意间摸进了一条挂着“百元小胡同”牌子的小巷。这名字挺实在,不就是说里头的东西,百来块钱就能搞定嘛?带着这点好奇,我决定进去溜达溜达。
这巷子是真窄,两边的老房子几乎要贴到一块儿去,青石板路被踩得油光水滑。阳光费老大劲才从屋檐的缝隙里挤进来几缕,照在斑驳的墙上,反倒有种说不出的安静。跟山上那种仙气儿不一样,这儿飘着的,是实实在在的烟火气。炸豆腐的焦香、蒸叶儿粑的糯米甜香,混在一块儿,直往鼻子里钻。
没走几步,就被一个卖豆腐脑的摊子勾住了脚。老板是个爽快的大姐,一边舀着嫩白的豆花,一边跟我唠:“咱这峨眉山100元小胡同,你别看它不起眼,好东西多着呢!”她这么一说,我兴趣更浓了。五块钱一碗的豆腐脑,淋上红油、撒上脆黄豆和香菜,麻辣鲜香,吃得人额头冒汗,浑身舒坦。
接着往里走,手工艺品摊子一个接一个。有老匠人坐在小马扎上,慢悠悠地用竹子编着小篮子和蝈蝈笼,那手艺,一看就是岁月磨出来的。我相中了一个竹根雕的茶杯,拢共也就花了六十块。握着这温润的杯子,感觉比商场里那些千篇一律的纪念品,多了太多味道。
这峨眉百元小巷游,妙就妙在这份随意和惊喜。你不用赶景点,也不用算计时间,完全由着性子来。看到有趣的,就停下来瞅瞅;闻到香的,就凑过去尝尝。累了,就在路边的石阶上坐一会儿,看着本地人提着菜篮子慢悠悠地走过,听着他们用软软的川音闲聊。这种融入当地生活的感觉,是坐缆车上金顶完全体验不到的。
巷子深处,居然还藏着一家老式剃头铺子。老师傅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,正给一位大爷修面,手法那叫一个稳当。我站在门口看了好一会儿,心里琢磨着,这手艺,现在怕是难得见到了吧。
不知不觉,手里就拎上了叶儿粑、腊肉,还有刚才买的竹根茶杯。算算账,嘿,真没超过一百块。可这份收获,却不是用钱能衡量的。它装下了这条小胡同的人情味儿,也装下了我对峨眉山另一面的全新认识。
离开的时候,我又回头望了望那条窄窄的巷口。心想,下次要是再来峨眉山,肯定还得把这条峨眉山100元小胡同再走上一遍。那些名扬四海的大风景固然震撼,但像这样藏在市井深处的百元小巷,却更让人觉得亲切、自在,像是发现了一个只有自己知道的秘密宝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