钟祥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,钟祥学生随时服务200元
钟祥学生的服务新模式
最近在钟祥的朋友圈里,总能看到“200块钱随叫随到”这样的消息。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的时候,我也挺纳闷的。学生们这是在做什么呢?仔细打听才知道,原来是本地学生群体中兴起的一种新型勤工俭学方式。
这事儿得从我们小城的特点说起。钟祥说大不大说小不小,有时候急着要送个文件,或者临时需要人帮忙排队,找专业公司总觉得小题大做。可就是这么巧,有学生发现了这个需求,开始尝试着提供即时服务。
我认识的一个大二学生小张,就是其中一员。他给我算过一笔账:周末做一天家教能挣一百五,但来回就得花掉大半天。而现在他利用零散时间,帮邻居送送快递、代购生活用品,反而能更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。“关键是能认识很多人,积累社会经验。”小张这么跟我说。
200元的价值在哪里
可能有人会问,花200块钱找学生帮忙值不值?这话得两说着。上周我亲眼见到一个例子:有个外地来的考察团,临时需要叁十本会议材料装订成册。当时已经晚上八点多,打印店都关门了。有个成员试着打了学生服务电话,不到半小时就来了叁个学生,带着笔记本电脑和装订设备,一个多小时就搞定了。
这种随时服务的优势确实明显。学生们熟悉本地情况,知道哪家文印社营业到最晚,哪个超市能买到特定商品。他们的机动性强,一个电话就能立即响应,这在大城市可能不算什么,但在我们这儿确实解决了挺多燃眉之急。
不过话说回来,学生们也很有分寸。超过能力范围的事他们会明确拒绝,涉及专业领域的工作也会建议找专业人士。这种坦诚反而赢得了大家的信任。
现在这种钟祥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的服务模式,已经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。不像外卖平台那样标准化,却多了一份人情味。有个开甜品店的老板告诉我,他经常请学生临时看店,这些年轻人学东西快,态度又好,顾客们都挺喜欢的。
当然,任何新生事物都需要不断完善。比如服务标准怎么统一,遇到问题如何协调,这些都是需要慢慢摸索的。但看到学生们能利用课余时间自食其力,同时为社区提供便利,这种双赢的局面确实让人欣慰。
前两天在公交车上,听到两个阿姨在讨论这事儿。一个说儿子通过这种服务挣了零花钱,另一个说上周多亏学生帮忙才把忘在家里的药及时送到医院。听着他们的对话,我突然觉得,这或许就是小城生活可爱的地方——总能在传统与现代之间,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。
夜幕降临的时候,偶尔能看到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学生身影。他们或许正在赶往下一个服务地点,书包里装着课本和工具。这个画面,成了钟祥傍晚独特的风景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