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州同城约爱全国空降,附近同城约见全国速达
最近刷手机时总看到这类消息,朋友圈也偶尔飘过类似的字眼。说实在的,第一次看到“惠州同城约爱全国空降”这种描述,心里还咯噔了一下。这年头,连交朋友都变得像点外卖一样方便了吗?
记得前两年想在本地认识新朋友,还得靠兴趣小组或朋友介绍。现在倒好,手机点几下就能约到天南地北的人。有个在惠州工作的朋友跟我说,他上个月还真通过这类方式见了两位从外地来的网友。一个是从成都飞来的妹子,特喜欢惠州的海;还有个北京过来的小伙,说是来出差的间隙想找本地人逛逛。
当约会变得像打车一样简单
这事仔细想想挺有意思的。现代人生活节奏快,工作圈又固定,想认识新朋友确实不容易。“附近同城约见全国速达”这种模式,说白了就是把社交效率提到了最高。就像叫网约车,输入目的地,系统自动匹配。只不过这里的目的地,是找个能聊得来的人。
不过啊,这种方式虽然方便,但也得留个心眼。网上认识的人,毕竟知根知底的少。我那个朋友就说,他每次见面都选在人多的咖啡馆或商场,而且一定会提前告诉家人要去哪儿、见谁。安全这根弦,什么时候都不能松。
话说回来,这种模式能火起来,确实抓住了现代人的痛点。每天在公司、家两点一线,周末想找个人吃饭都难。通过这种方式,倒是真能打破固定的生活圈。特别是对于刚来惠州工作的人来说,能快速建立起自己的社交网络。
但我觉得吧,效率高不代表质量就高。见过面的网友里,能真正成为朋友的也就那么一两个。大多数人见过一面后,又回到了点赞之交的状态。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在院子里和邻居玩,虽然认识的方式笨拙,但那份交情反而更长久。
现在这种“惠州同城约爱全国空降”的模式,把交朋友变成了快餐式的体验。方便是方便,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。可能是少了那份慢慢了解的过程,也可能是少了点缘分的天意。
如果你也想试试,我的建议是别抱太高的期望。就当是多认识个人的机会,合则来,不合则散。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,别轻易透露太多个人信息。见面地点选公共场合,时间也别约太晚。
说到底,科技只是给了我们更多认识人的途径,但能不能成为朋友,还得看之后的相处。无论是传统方式还是这种新形式,真诚才是永远的必杀技。别因为方式新颖就忘了交朋友的初心——找到能互相理解、互相陪伴的人。
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,人与人的距离却不见得越来越近。在追求效率的同时,也许我们该时常问问自己:我们到底是在寻找真正的连接,还是只是在收集通讯录里的数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