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伦喝茶上课群,海伦茶座学习小组
那天下午叁点,我推开茶馆木门时,海伦正把教案摊在竹编茶盘旁。她抬头朝我笑了笑:“来得正好,水刚烧开。”窗外梧桐叶被秋风染得金黄,而屋里茶香正浓,这个被我们称为“海伦喝茶上课群”的小天地,又一次开始了下午的相聚。
说来挺有意思,“海伦茶座学习小组”最初只是朋友间的玩笑。海伦是我们中间最爱喝茶的,总说“茶要趁热喝,知识要随时学”。半年前某个雨天,我们躲进这家茶馆避雨,她随手在纸巾上画起函数图像讲解孩子作业,周围几桌客人竟都凑过来听。从那天起,每周四下午,这张靠窗的长桌就成了我们的教室。
茶杯里的知识滋味
你可能会好奇,为什么非要在茶馆上课?其实刚开始我也纳闷。但参加了两次就明白了——当普洱的醇厚在舌尖化开,那些枯燥的公式定理好像也变得亲切起来。海伦从不拿教鞭,她总是先给大家斟茶,等每个人都端起杯子,才慢悠悠地开始。
记得有次讲古诗词,她泡的是茉莉花茶。热水冲下去时,花瓣在杯中舒展,她轻声念着“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”。那一刻,茶香与诗香真的分不清了。这种教法很特别,知识不是被硬塞进脑子,而是像茶汤一样,慢慢浸润到心里。
我们这个海伦喝茶上课群有个不成文规矩:谁带了新茶叶,就当天的“课代表”。老张上周带了凤凰单丛,足足讲了二十分钟潮汕工夫茶的门道。等他讲完,海伦才接过话头,把茶道中的“关公巡城”“韩信点兵”和中国古代历史巧妙串起来。你说这是历史课还是茶艺课?好像都是,又都不完全是。
现在想想,在海伦茶座学习小组里,最打动我的不是学了什么具体知识,而是那种学习的状态。没有考试压力,没有成绩比较,只有对世界纯粹的好奇。就像海伦常说的:“喝茶时心是静的,静下来才能听见知识的声音。”这话初听平常,细想确实在理。
上个月,茶馆老板在我们常坐的桌边钉了块小木牌,上面刻着“海伦茶座”。看到时大家都笑了——这个随性而起的学习小组,原来早已在彼此生活里扎了根。现在每次路过茶馆,我都会望望那块木牌,想起在这里喝过的各种茶,听过的各种故事。
明天又是周四了。手机震动,海伦在群里问:“明天想喝龙井还是铁观音?”下面跟了一串回复。我捧着手机笑了,这种期待上课的心情,好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。不过现在嘛,我们不仅是同学,更是一起品茶聊天的朋友。这大概就是海伦喝茶上课群最特别的地方——在这里,学习成了生活里自然而然的一部分,就像每天要喝茶那么平常,又那么必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