佳木斯品茶加痴,佳城品茗添加微信
最近朋友圈里总能看到“佳木斯品茶加痴”的消息,连下楼买菜都能听见邻居议论这事儿。说真的,我头回听见时还纳闷,现在连喝茶都要加微信了?这世道变化快得让人摸不着头脑。
那天路过松花江边的茶摊,看见几个年轻姑娘坐在竹藤椅上,边刷手机边等茶。冒着热气的玻璃杯里,茶叶像小鱼似的上下游动。穿蓝布褂的老板娘笑盈盈地递过二维码:“扫码加个好友呗,咱们茶友群每周都有新品试饮。”我这才恍然大悟——原来“佳木斯品茶加痴”是这么个意思。
茶香里的新风景
老辈人总说佳木斯是“东北茶码头”,早在叁十年代,从福建来的茶叶商就在这开了铺子。我爷爷那会儿挑着扁担走街串巷,铜壶里的茉莉花茶香能飘过整条中央大街。现在倒好,手机叮咚一响,茶商直接给你发来小视频:冒着热气的茶山,老师傅炒青的手势,还有刚出炉的茶饼特写。这“佳城品茗添加微信”的新玩法,愣是把老传统玩出了新花样。
上周叁我试着加了两个茶坊的微信,没想到第二天就收到同城快递。拆开牛皮纸盒,里面躺着五小包试饮装,还附了张手写便签:“姐,这滇红焖叁分钟最好喝。”泡开后果然,琥珀色的茶汤里还留着阳光的味道。邻居老张头看见直咂嘴:“你们现在享福啊,我们那会儿买茶叶得坐叁站电车呢。”
要说最让人惊喜的,是发现了本地的刺五加茶。老板娘在微信里发了段语音:“咱小兴安岭的宝贝,晚上睡前来一杯!”那茶汤看着清亮,入口却带着野性的甘醇,像把整座山林的雾气都收进了杯中。
茶盏里的人情味儿
如今我微信里存着七八个茶商,朋友圈都快变成茶园了。有个叫“叁江茶社”的姑娘特有意思,每回新茶到货都要编段顺口溜。昨天她发的是:“春茶冒尖尖,客官快来尝尝鲜。”配上茶叶在杯中舒展的慢镜头,愣是让我隔着屏幕都闻见了茶香。
上个月母亲过生日,我在微信上订了套茶具。送来的木盒里除了青瓷茶壶,还塞着张自制书签,上面抄了句陆羽的《茶经》。老爷子要是活在当下,怕是也要感叹这“佳木斯品茶加痴”的妙处——茶还是那片茶,但茶香已经顺着网线,飘进了千家万户。
昨天路过老茶叶市场,看见以前常光顾的李记茶铺也挂出了二维码。李老板边给客人称普洱边念叨:“得跟上时代啊,您要是喝得顺口,微信喊一声我就给您留着。”阳光透过橱窗照在茶罐上,那些装着不同故事的茶叶,正等着通过新的方式,继续温暖人们的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