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同喝茶快餐号,大同品茶简餐推荐
这两天路过武定街,总能看到"大同喝茶快餐号"那块新招牌,白底蓝字格外显眼。说来也巧,上周陪客户谈事正愁找不到合适地方,推门进去才发现,这哪是普通茶馆啊。
木质长桌上摆着青瓷茶具,隔壁桌大哥正就着普洱啃酱香饼,这混搭劲儿倒让人眼前一亮。服务员小妹笑着递来菜单:"咱这儿龙井配卤肉饭是招牌,您要不试试?"
茶香里的市井味
玻璃壶里的金骏眉正冒着热气,朋友突然噗嗤笑了:"你说现在人图啥?从前茶馆是闲人听曲打发时间,现在倒好,十五分钟吃完还能带杯茶走。"隔壁穿工装的小伙子闻言抬头:"可不是嘛,我们工地过来就为这口热乎茶,比饮料得劲儿。"
老板过来续水时聊起,他们特意找老师傅配了二十多种茶方。有些老茶客专门来买茶包,说是在家怎么也泡不出这个味。我盯着杯中舒展的茶叶忽然明白,现代人要的不过是在忙碌间隙,偷得这片刻的从容。
后厨飘来的饭香混着茶韵,竟意外地和谐。穿校服的学生边写作业边啃叁明治,退休干部模样的老先生慢条斯理品着大红袍。这场景让我想起古时的茶寮,只不过墙上挂的是奥颈贵颈密码,取代了从前的说书先生。
舌尖上的新搭配
第一次尝试把正山小种和梅菜扣肉搭着吃,红茶醇厚正好解了油腻。负责茶艺的姑娘说,他们试了叁个月才定下现在的菜单:"炸鸡配单丛能降火,海鲜饭搭茉莉花茶最去腥。"
常来的出租车司机王师傅有自己心得:"下午叁点接单前过来,十块钱无限续杯还能眯瞪会儿。"他那个印着"大同品茶简餐推荐"的保温杯都包浆了,说是参加店里活动送的。现在这样的实惠处所确实不多了。
最近发现晚上七八点最热闹,周围写字楼的年轻人结伴而来。穿西装的销售经理喝着茶复盘客户资料,几个姑娘分享着抹茶蛋糕自拍。有次听见他们讨论要不要续摊,扎马尾的女生摆手:"明天提案资料还没改完呢。"说完又去前台要了杯浓茶。
收银台旁的玻璃罐里装着配好的茶包,五块钱一袋的价签上还细心地标了冲泡方法。常看见老人家买菊花枸杞茶,年轻人则偏爱冷泡乌龙。这种细致周到,倒比那些连锁咖啡店更有人情味。
暮色渐浓时,暖黄灯光映着青砖墙,门外排队等位的顾客也不着急,叁叁两两站在槐树下闲聊。这座城市里,总有人需要这样一方天地,不必刻意雅致,只管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