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兵山大学城上门400元服务,调兵山大学城400元上门
最近路过调兵山大学城附近的小吃街,总能看到不少同学围在布告栏前讨论着什么。凑近一看,上面密密麻麻贴着各种手写广告,有一张用马克笔加粗的标题特别显眼——调兵山大学城上门400元服务。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这个价格时我也愣了会儿,现在随便找个小时工都不止这个价吧?
后来和经常兼职的学弟聊天才弄明白,原来这是附近几个高校学生自发组织的家教服务。几个师范专业的同学牵头,把英语系、数学系的学霸们组织起来,利用晚上没课的时间给周边中学生补课。之所以定400这个数,是算了笔细账:比培训机构便宜一半,又能让学长姐赚到生活费。
意料之外的连锁反应
本来只是想着方便街坊邻居,没想到消息传开后,连隔壁小区的家长都找上门来。我见过有个妈妈每周叁固定骑电动车来接物理系的张学长,后来才知道她女儿期末物理考了满分。这种调兵山大学城400元上门服务渐渐形成了特色,有的同学还自创了“错题本跟踪法”,比外面模板化的辅导更对学生胃口。
现在这种模式已经扩展到其他领域了。美术系的同学开始接墙绘的活,计算机系的帮人调试路由器,最近连体育生都组了个篮球陪练班。价格都守着400这个约定俗成的线,不过夜跑陪练是按月算的,摊下来每次还不到杯奶茶钱。
记得上个月帮表弟找家教时,他突然问我:“为什么这些学长姐不把价格抬高些?”这话让我想起外语学院林学姐说的原话:“当初我们也是被学长姐帮过来的,现在能帮别人,收个辛苦费就够了。”这话听着有点老套,但在手机转账这么方便的今天,反而让人觉得挺珍贵的。
现在晚上经过教职工宿舍区,经常能看到穿着校服的学生和抱着课本的大学生并肩走过的身影。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,偶尔还能听见讨论数学题的争执声。这种调兵山大学城上门400元服务不知不觉成了连接校园和社区的纽带,比我们当年纯粹做兼职多了些人情味。
前两天在食堂遇到刚开始做家教的学妹,她说第一次拿到报酬时特别纠结——家长多塞了五十块钱给她买饮料,她悄悄把钱混进练习册里还回去了。问她为什么,这姑娘挠着头说:“说好400就是400呀,再说那家小朋友送我手折的千纸鹤,可比五十块值钱多啦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