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昌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,文昌男性常逛的僻静巷道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3:41:02 来源:原创内容

文昌的老街深处藏着不少窄巷子,这些地方地图上找不着,出租车司机也说不清,倒是成了当地男人们爱溜达的地方。你说怪不怪?明明旁边就是热闹的步行街,他们偏要往这些墙皮剥落的小道里钻。

清晨六点半,巷口阿婆的茶摊刚支起煤炉,穿汗衫的老陈就晃悠过来了。他熟门熟路地搬起墙角的马扎,顺手把紫砂壶搁在青石板上。“今天的水甜哦,”阿婆掀开铝锅,白雾裹着番薯香扑到他脸上,“给你们留了昨天烤的椰丝饼。”这时候巷子还睡着,只有自行车铃铛偶尔划破宁静。

巷子里的烟火日常

等日头爬上骑楼,另外几个熟客也陆续到了。他们不约而同都穿着人字拖,这是巷子里的暗号。老电工阿明拎着鸟笼在拐角槐树下挂好,退休教师文叔带着收音机来调琼剧频道。这些文昌男人往小巷子里一坐,就像螺丝拧回了最对口的螺帽。

你别看这些巷道窄,里头门道可多着呢。第叁家木门虚掩着的是剃头铺,老师傅用推子比划两下就能理出最凉快的发型;往前走七步,墙洞里塞着修表摊,老师傅戴着独目镜修了四十年表;再转个弯,竹椅堆成的小卖部还卖着玻璃瓶汽水。这些藏在文昌僻静巷道里的老手艺,外边早就见不着了。

“我儿子总催我搬去海口,”老陈吹着茶沫说,“可哪栋高楼能让我把椅子支到路中间?”此刻阳光正从骑楼缝隙漏下,在他脱线的藤椅背上蹦跳。其他几人跟着点头,他们在这条文昌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里住了大半辈子,连墙缝里蕨类生长的节奏都记得。

傍晚放学时分,场景就换了样。穿校服的男孩们猫腰钻过晾晒的床单,追逐着滚动的铁环。年轻爸爸抱着孩子在旧书摊前驻足,教他认红纸上的毛笔字。路灯亮起时,夜宵摊把桌子摆到巷子中央,刚下班的中年人围着吃清补凉,西装裤卷到膝盖上。

有个在深圳打工的小伙子过年回来,举着手机非要拍巷口的青苔墙。“我们写字楼里花几十万做的文化墙,还不如这个好看。”他语气里的羡慕不像是装的。这时老陈他们会相视一笑,继续摇手里的蒲扇——有些东西,确实要走出去再回来才看得明白。

雨季来临时,巷道积水能漫过脚踝。男人们照样蹚水去老地方,塑料桶倒扣着当凳子。雨滴敲打铁皮屋檐的声音盖过了说话声,他们就安静看着雨幕。这种时候,你会突然理解为什么这些僻静巷道能让文昌男人这么留恋。在这里,连发呆都理直气壮。

最近巷尾那家竹编店挂上了转让的牌子,儿子接老匠人去省城住了。经过时大家都走得特别慢,仿佛在丈量某种正在消失的东西。但第二天清早,老陈还是准时出现在阿婆茶摊前,裤管沾着新鲜的泥点。“别看这些巷子旧,”他眯眼吹着热茶,“每条缝里都住着魂呢。”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