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丹江品茶工作室体验分享,牡丹江茶室工作室感受记录
牡丹江的冬天总是来得特别早,窗外飘着细雪,手里捧着一杯热茶的感觉,简直不要太惬意。说起喝茶这件事,我以前总觉得是老一辈的爱好,直到上周末被朋友拉去了一家藏在老巷子里的品茶工作室,这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"茶里有乾坤"。
那家工作室门脸不大,木质招牌被岁月磨得发亮,推门进去却别有洞天。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,有点像雨后青草的气息,又带着点花果的甜香。店主是个穿着棉麻衬衫的年轻姑娘,正蹲在茶柜前整理茶饼,听见风铃声抬头冲我们笑了笑:"随便坐,我先给这饼牡丹江老白茶翻个身。"
茶香里的慢时光
我们选了靠窗的位置坐下,看着店主不紧不慢地温壶、投茶、注水。她泡的是当地特产的雪峰毛尖,热水冲下去的瞬间,茶叶在盖碗里舒展开,像极了雪地里冒出的新芽。"我们这儿不像茶馆那么正式,"她边分茶边说,"就是找个地方让大家安静喝杯茶。"
第一口茶汤入口,微微的涩感过后,喉间突然涌上清甜。朋友凑过来小声说:"这比奶茶店叁十多块的饮品值多了。"我忍不住笑了,确实,在这待了半个下午,整个人都松弛下来,连手机都忘了看。
遇见懂茶的人
后来来了位常客老爷子,熟门熟路地从柜子里取出自己存的紫砂壶。听说我们是第一次来,便热情地给我们讲起茶经。"你们年轻人总说'躺平',要我说啊,来这儿坐着喝茶才是最舒坦的'躺平'。"他指了指墙上挂着的书法条幅,"看那句'茶烟透窗香生韵’,在这地方,时间都走得慢些。"
店主给我们续水时,说起她叁年前辞去工作开这个工作室的缘由。"那时候天天加班,有次感冒咳得厉害,邻居奶奶送了包自制的金莲花茶..."她转动着手中的建盏,"就想着该换个活法了。"现在她不仅经营着这个空间,还会定期去周边茶山选料,最近刚收了一批林口县的寒地乌龙。
墙角的炭炉上坐着铁壶,水将沸未沸地哼着小调。窗外暮色渐浓,我们又试了款陈年普洱,橙红的茶汤在白瓷杯里格外好看。结账时惊讶地发现,人均还不到电影院买杯爆米花的价钱。走出工作室时,雪已经停了,衣服上沾着的茶香被冷风一吹,丝丝缕缕地往鼻子里钻。
回家路上经过几家网红奶茶店,排队的人群在寒风中缩着脖子。忽然觉得,或许该找个时间带爱喝奶茶的表妹也来体验下,让她知道除了糖和添加剂,还有这样一种醇厚自然的味道值得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