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都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,邻近站区巷内200元服务
那天路过昌都火车站,听见两个拖着行李箱的大叔在路边聊天。一个说找了半天没找到寄存处,另一个指着西边那条巷子撇嘴:“里头倒是有便宜地方,张嘴就要两百,这钱花得心里不踏实。”
我顺着他们指的方向瞥了一眼,就是车站西侧那条老巷子。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两侧电线杆上贴着层层迭迭的小广告。说实在的,这种地方每个火车站都有那么一两条,可真要往里走,总觉得脚底下黏糊糊的。
巷子里的生意经
后来跟跑长途的司机老陈吃饭,他呷了口白酒笑道:“你说的那条巷子啊,跑车的谁不知道?白天卖炒饭的摊位,晚上卷帘门一拉,做些见不得光的买卖。”他掰着指头算给我听,“那些说昌都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的,其实连正经旅馆都算不上,就隔出几个鸽子笼似的单间。”
老陈说有过路的打工仔图便宜住过,被子潮得能拧出水,半夜还有女人敲门问要不要“加服务”。第二天醒来发现钱包少了叁百,连吵架都没处吵去。“这价钱说高不高,说低不低,刚好卡在让人懒得报警的坎上。”
两百块的代价
去年冬天真出了件事。有个四川来的小伙子在巷子里过夜,第二天发烧到叁十九度,诊所大夫说是用了不干净的毛巾感染了。小伙子蹲在诊所门口哭,说挣点钱全搭进去了。周围开店的都知道怎么回事,可没人敢管——那些人都是一伙的,专门盯着外地人下手。
现在那条巷子又换了新花样,改成“邻近站区巷内200元服务”了。其实就是把原来的隔间刷了层白灰,电视机还是十年前的老款式。偶尔有旅客拖着箱子站在巷口张望,里头立刻有人迎上来:“住店吗?有热水!”等你真跟着进去了,能不能洗上热水澡全看运气。
车站保安老周有回悄悄告诉我,他们每个月都要去那巷子里调解几回纠纷。“都是吃了哑巴亏的旅客,有的说财物不见了,有的说被多收了钱。”他摇摇头,“可查起来特别难,连个监控都没有。”
巷口修鞋的张老头说得更直白:“这价钱就是个幌子,进去容易出来难。加收卫生费、空调费、被褥押金,七算八算的,没叁四百根本出不来。”他手里的锤子敲得啪啪响,“我这修双鞋才二十块,都是明码标价。”
现在每次深夜列车到站,还能看见举着“住宿200元”牌子的中年妇女在出站口转悠。有经验的旅客都摆摆手绕开走,只有第一次来昌都的年轻人会停下脚步。这时候站前广场的灯明明灭灭的,把那些举牌人的影子拉得老长,像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。
其实转过两个街口就有正规宾馆,贵不了几十块钱,至少睡得踏实。可惜总有人贪图那份“便宜”,结果往往是掏了更多的钱,还惹一肚子气。这世道啊,有时候真不能光看表面价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