穆林火车站附近站街,穆林站旁街边景象
傍晚六点半,我站在穆林火车站出站口,看着通勤的人流像退潮般散去。有个穿灰西装的大叔在报亭前停了太久,老板探出头朝他摆摆手,他这才拖着公文包往东街走。斜对面理发店的旋转灯箱已经亮起来了,红蓝白叁色光晕在渐暗的天色里格外扎眼。
巷口水果摊的老板娘正收拾着最后几盒草莓,塑料篮堆在人行道边上。穿校服的女孩蹲在旁边挑挑拣拣,她妈妈不停看手机,嘴里念叨着"再晚赶不上七点的课了"。这时候巷子深处的霓虹灯恰好亮了,先是烧鸭饭店的招牌闪了两下,接着是"便利24小时"的橙色灯牌,还有那家总关着门的按摩店,突然从二楼窗口垂下来一串小彩灯。
夜市的烟火气
炒河粉的镬气混着烤鱿鱼的焦香飘过来,我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这里还是片荒地。当时火车站刚建成,周边全是施工围挡。现在倒好,晚上八点过后,整条街活像煮沸的火锅。卖手机壳的摊主和贴膜的小伙子共用个插线板,他们的照明灯挂在梧桐树枝上,晃得路过的人脸上明明暗暗。
有个穿工装裤的年轻人站在便利店门口吃关东煮,热气糊满了他的眼镜。他时不时抬头往火车站方向张望,像在等人,又像单纯发呆。隔壁五金店老板正在拉卷帘门,哗啦啦的声响惊动了趴在空调外机上的花猫。这些零碎的日常,组成了穆林火车站附近站街最真实的模样。
转角药店的值班阿姨出来倒茶水,看见我便随口说:"今天降温了哦。"她茶杯里浮着的枸杞随话音轻轻晃动。确实,晚风里已经带着秋凉,但那些亮着灯的店铺依然暖融融的。修表铺的老师傅还坐在玻璃柜后面捣鼓零件,他的台灯在满街尝贰顿光里显得特别温柔。
深夜的守望者
快到末班车进站的时间,便利店的白光灯突然变得刺眼。收银台前排队的人里,有个姑娘在反复整理背包带子,她帆布鞋上沾着泥点,像是刚从长途车下来。窗外飘来断断续续的吉他声,可能是地下通道里的流浪歌手还在演唱。这些发生在穆林站旁街边景象里的片段,总让我想起老电影里泛黄的镜头。
环卫工人开始清扫街面的传单和竹签,扫帚划过地砖的声音规律而绵长。卖糖炒栗子的小推车正要收摊,铁锅余温仍蒸出甜香。我注意到火车站钟楼的指针即将重合,而网吧的霓虹招牌还在不知疲倦地闪烁。这条街的故事从来不会真正结束,只是像交替亮起的灯箱,在晨光中暂歇,又在暮色里重生。
当最后一班公交车的尾灯消失在路口,整条街忽然安静下来。只有24小时自助银行的光还亮着,像枚遗落的月亮照着空荡的街道。明早六点,首班列车进站的汽笛会再次唤醒这里,晨跑的人会路过冒着热气的豆浆铺,报亭会摆出当天的早报——穆林火车站附近站街又将开启新的轮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