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令哈火车站小巷子,邻近的德令哈站小径
德令哈火车站后头,藏着几条不起眼的小巷道。要不是接人的老师傅顺嘴提了句“抄近道”,我大概永远会错过这些弯弯绕绕的角落。
巷子窄得很,两边的墙皮斑斑驳驳的,露出底下深浅不一的砖色。墙角堆着些废弃的自行车架子,车筐里还装着半融化的积雪。下午四点的太阳斜斜地照进来,把影子拉得老长。
巷子里的温度
走着走着,忽然闻见一股子烤饼香。顺着味儿拐过弯,看见个大姐正守着铁皮炉子,手上的面团捏得啪啪响。“刚出炉的,来一个?”她操着带西北口音的普通话,袖套上沾满了面粉。我接过烫手的饼,咬下去满口麦香,这味道可比车站里包装精美的特产实在多了。
再往前,有家剃头铺子还开着门。红色转灯慢悠悠地转着,老师傅正给客人修面,热毛巾敷上去,客人舒服地叹了口气。玻璃门上贴着十年前的价格表,字迹都有些模糊了。老师傅说,他在这儿叁十年了,看着火车站翻新扩建,可这条德令哈火车站小巷子,还留着原来的模样。
巷子尽头是片小空地,几个孩子在玩跳房子。粉笔画的格子已经不太清晰,但他们跳得格外认真,小辫子一甩一甩的。旁边的石阶上坐着几位老人,就那样安静地看着,手里的转经筒发出细微的声响。
天色渐渐暗下来,各家开始亮起灯。不是城市里那种刺眼的白光,而是昏黄的、暖暖的。炒菜的滋啦声从某扇窗户飘出来,伴着新闻联播的开场曲。我站在巷口回头望,这条邻近的德令哈站小径渐渐隐入暮色,只有那盏老旧的路灯,在初冬的薄雾里晕开一团柔和的光。
火车站前的大马路车来车往,霓虹灯闪得人眼花。可一转进这条小巷,时间就像慢了下来。这里没有急匆匆的旅客,没有拉客的吆喝,只有日复一日的、最普通的生活。也许明天我还要赶路,但此刻,手里半个没吃完的烤饼,和巷子里飘出的炊烟,让这座小城变得具体而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