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城私人会所外卖工作室,凤城私房菜外送服务点
最近路过城东老街,发现巷子口新挂了块木招牌——凤城私人会所外卖工作室。说起来这家店挺有意思,明明写着私人会所,却做起外卖生意,倒让人想起小时候街角那家总飘着香味的私房菜馆。
从私人宴席到家常饭桌的转变
记得第一次推门进去,老板娘正系着围裙在柜台后拌凉菜。她笑着说,原本确实只接预订的私人宴席,但老客人总惦记着这口味道,非要让他们做外送。“后来想啊,好味道不该关在门里头。”她边说边利落地把打包盒系成蝴蝶结。这话让我想起家里老人常说的,真正的好菜,得让街坊邻居都尝得到。
他们家的菜单也随性,今天买到什么新鲜食材就做什么。上周叁的酸梅鸭焖得连骨头都入味,这周四的陈皮排骨又炸得恰到好处。有回碰见个熟客在店里等外卖,闲聊时说:“在这吃叁年了,还没遇过重样的例汤。”这话不假,光是上周我就喝过五指毛桃炖鸡、西洋菜煲陈肾,每天开盖都像拆盲盒。
外送保温的巧思
说到外卖,最怕路上耽搁失了锅气。不过他们用的保温箱确实厚实,有回雨天配送超时半小时,打开时蒸饭还烫嘴。配送员是老街坊,总把餐盒护在电动车前座,用他的话说:“这汤汤水水都是街坊的心意,洒了可惜。”
现在周末懒得下厨时,总会点他们家的双人套餐。一百来块有荤有素,附赠的腌萝卜爽脆开胃,装在磨砂盒里格外精致。昨天尝了新出的榄角蒸鱼头,揭开盖那股热气混着榄香,让人忍不住先夹一筷子才想起要盛饭。
傍晚常看见穿着校服的学生在柜台前等餐,说是妈妈下班前给订好的。也有年轻人来取预定的生日菜,把装着鲍鱼的保温袋小心放进车篮。这条老街上,凤城私房菜外送服务点渐渐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厨房延伸。
前阵子暴雨天,看见配送员用雨衣把餐盒裹得严实,自己的裤腿却湿了大半。送到时还特意提醒:“今天的汤比较烫,喝的时候小心。”这种细致,倒真像是给自家人送饭的劲头。
现在经过巷口,总能看到外卖小哥在店门口稍作休息,捧着老板娘递的热茶喝两口。玻璃窗后,厨师们依然在灶台前忙碌,砂锅咕嘟咕嘟地冒着白气。这间凤城私人会所外卖工作室,到底是把私房菜的讲究,装进了寻常百姓的餐盒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