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仁品茶喝茶工作室,铜仁品茗茶座工作室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16:36:46 来源:原创内容

说起咱们铜仁的茶,那可真有聊头。记得去年夏天路过锦江边,偶然发现一家叫“铜仁品茶喝茶工作室”的小馆子,木招牌被雨水冲刷得有些发白,倒是门口那株老桂花树格外惹眼。

老板娘是本地苗家阿妹,见我站在门口张望,笑盈盈地掀开竹帘:“进来喝杯毛尖嘛,刚炒好的湄潭翠芽,水汽正甜呢。”她边说边摆开青瓷茶具,动作就像家里长辈那般自然。

茶香里的慢时光

窗外的蝉鸣忽近忽远,我看着玻璃杯里嫩芽缓缓舒展,突然想起城南还有家“铜仁品茗茶座工作室”。朋友总说那家的石阡苔茶别有风味,用的还是祖传陶壶慢火煨煮。这两家虽说名号相似,倒像是茶的两种性格——一个像山涧清泉般鲜活,一个像老树盘根般醇厚。

“其实啊,好茶最怕着急。”老板娘用茶夹轻轻点着壶沿,“你看这芽尖在水里叁起叁落,就像我们铜仁人过日子,总要慢慢沉浮才能出味道。”她转身从陶罐里抓了把梵净山翠峰,茶叶落在棉纸上的沙沙声,竟比钟表走动还让人心安。

后来常去的次数多了,发现工作室里藏着不少茶客的故事。总坐在角落的老先生每周叁雷打不动要来品茶,他说这儿的雷公山白银毫让他想起年轻时跑茶马古道的日子。几个年轻人最近迷上了打茶围,时常围着红泥小炉争论到底冷泡茶该配蜂蜜还是柠檬。

记得有回暴雨天,屋顶瓦片被砸得噼啪作响。老板娘却泡了壶陈年普洱茶笑道:“这种天气最适合喝浓茶,你们听,雨打青瓦的节奏是不是正合上我们品茶的拍子?”紫砂壶嘴飘出的白雾裹着茶香,竟把窗外狂风骤雨都染成了背景音。

现在城里新开了不少时髦茶饮店,可我还是习惯往这些老工作室跑。或许吸引人的不单是茶味,更是那种围桌而坐的暖意。就像昨天遇见个广东客商,他举着茶杯直叹:“在你们铜仁品茶喝茶工作室待半天,比做成功叁单生意还舒坦!”

桂花又要开了,老板娘说今年打算用古法试制桂花乌龙。我捧着尚带余温的茶杯心想,这些藏在街巷里的品茶工作室,不正是铜仁人生活哲学的缩影吗?日子和茶一样,总要细细地品,才能尝出岁月里的回甘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