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定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,罗定学生五百元叁小时通话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5:28:35 来源:原创内容

深夜电话的两端

那个周五晚上十点半,小区里静得只剩下路灯的光。我下楼取快递时,看见花坛边上缩着个穿校服的影子,手机屏幕的光映着一张稚嫩的脸。走近才发现是楼下陈阿姨家的儿子小浩,他手指在屏幕上划得飞快,嘴里不停说着什么。

“下周末战队赛肯定要参加,我都跟‘逆风’说好了......没事,我妈以为我睡着了......”他忽然看见我,慌忙对着电话那头说了句“等下打给你”,手指却没松开发热的手机后盖。

后来陈阿姨红着眼圈告诉我,那个月话费突然飙到五百多,查清单才发现儿子几乎每晚都和同学通话叁小时以上。“说是讨论作业,可哪有用叁小时讨论数学题的?”她把缴费单揉成一团,“这五百块是我加班好几天才挣来的。”

说实话,刚听说罗定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这件事时,我也觉得这孩子太不懂事。但转念一想,我们小时候不也曾抱着电话和同学聊到被父母打断吗?只是那时候是座机,话费没那么吓人罢了。

我在便利店遇到小浩时,他正用零花钱买面包当晚餐。“阿姨,我不是故意浪费钱的。”他低头盯着运动鞋,“班上没人跟我说话,只有在游戏里组队的时候,才有人听我讲题。”他说最近数学课完全跟不上,又不敢告诉家长,那几个小时的电话里,其实有一半时间是在问作业。

这让我想起上周在奶茶店听见两个女生聊天:“我妈总觉得我乱花钱,可她不知道我充的那叁十块话费,能让我和闺蜜说叁天心里话。”其中一个吸管戳着珍珠奶茶,“在学校装乖太累了,总得有个地方喘口气。”

可能我们都忽略了,那看似奢侈的罗定学生五百元叁小时通话,对现在的孩子来说,就是他们的“操场角落”,是放学后还能继续的“课间十分钟”。

前两天路过电信营业厅,看见陈阿姨在咨询学生套餐。她说后来和儿子约法叁章:每周可以有两晚和同学通话,但要用做家务挣通话时间。“他现在扫地可积极了,上周数学小测还进步了十五分。”她说这话时,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。

我突然觉得,那五百元话费虽然花得心疼,却意外地打开了母子之间的某种通道。就像小时候我们写在纸条上又撕掉的心事,现在变成了电波里的悄悄话。

今晚窗外又飘来断断续续的讲话声,这次是个女孩在背英语课文,电话那头传来轻轻的跟读声。月光洒在晾衣绳上,把每件校服都镀成银白色。或许在这个手机成为日常的时代,叁小时通话对孩子们来说,不过是把从前写在纸条上的悄悄话,换成了实时连接的语音频道而已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