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化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,少年兼职时薪50元
这两天刷手机,看到“怀化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”的标题,我愣了一下。心里琢磨着,现在的中学生都这么能挣钱了吗?这可比我们那会儿放学后兜里揣着十块钱就感觉是笔巨款的情况,完全不一样了。
说实在的,刚看到这个标题,我第一反应是有点不安。这孩子做的什么工作?安不安全?会不会影响学习?但转念一想,这事儿或许没表面那么简单。我们总说现在的孩子泡在蜜罐里,可他们面对的竞争和压力,也实实在在是我们当年没法比的。
时薪50元背后
仔细想想,这个“少年兼职时薪50元”的现象,其实挺有意思。我有个亲戚家的小孩,刚上高一,去年暑假帮邻居家的小学生补课,差不多也是这个价。那孩子学习成绩好,讲题又有耐心,家长们都抢着请他。你看,这其实就是市场在起作用——有需求,就有价值。
不过话说回来,不是所有工作都能给到这个数的。能拿到一小时50元,说明这孩子肯定有啥过人之处。可能是学习成绩特别拔尖,能给同学做家教;或者是有啥手艺,比如画画、编程啥的;再不然,就是做些需要体力的活儿,比如帮忙搬东西之类的。甭管是哪样,能在这个年纪靠自己的能力挣钱,确实值得说道说道。
我认识一个在中学当老师的朋友,他说现在确实有不少学生在课余时间做点小兼职。有的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太好,想减轻点负担;有的是想自己攒钱买喜欢的东西;还有的,纯粹就是想试试自力更生的滋味。这种想法,其实挺正常的,咱们年轻时不也这样想过吗?
不仅仅是钱的事儿
但咱们也得把话说回来,这个“一小时50元”对少年来说,真的只是钱的问题吗?我觉得不全是。第一次靠自己的本事挣到钱,那种成就感,可能比钱本身更重要。它能让人突然明白,原来我学的东西是有用的,原来我也是能创造价值的。
我表弟去年暑假去快餐店打工,回来整个人都不一样了。以前花钱大手大脚,现在知道心疼了;以前遇到点困难就退缩,现在懂得坚持了。他说拿到第一份工资的时候,手都在抖,那感觉,比考试得第一名还爽。
不过啊,凡事都得有个度。我觉着吧,中学生兼职,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平衡。不能为了挣钱把学习耽误了,也不能因为工作影响了身体。毕竟这个年纪,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和成长。偶尔体验一下挣钱的辛苦是好事,但不能本末倒置。
说到这儿,我又想起个事儿。前几天看到网上有人讨论,说现在有些家长特意给孩子创造“打工”的机会,比如在家里设定一些有偿劳动,让孩子体会挣钱的不易。这种做法也挺有意思的,既不会影响学习,又能让孩子得到锻炼。
其实想想,我们讨论这个“怀化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”的现象,倒不是说鼓励所有孩子都去兼职挣钱。更重要的是,它让我们看到了现在年轻人的另一种可能——在保证学业的前提下,他们其实有能力去尝试更多,去更早地接触社会,去体验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的感觉。
当然啦,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,有的适合早点接触社会,有的可能更适合专心读书。这事儿没有标准答案,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。不过这个“少年兼职时薪50元”的话题,确实给了我们一个思考的契机——对于成长,对于价值,对于我们该如何看待年轻人与世界相处的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