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云港初中生一小时50元,学生家教一小时50元
最近在我们连云港的家长群里,有个话题特别火:请个初中生给孩子辅导作业,一小时居然要50块钱。刚开始听说这个价码,我心里咯噔一下——现在孩子的零花钱都这么高标准了吗?
隔壁楼张姐上周找了个初二学生给她家五年级娃辅导数学,结账时还真就是这个数。那孩子是重点中学年级前二十,讲题特别有耐心,他家娃原来见数学就躲,现在居然主动拿出练习册了。张姐逢人就夸这50花得值,比去年请的那个总看手机的大学生强多了。
这价钱到底公不公道
说实话,我刚听说这个价位时,心里直犯嘀咕。现在找个大学生家教也就这个价,初中生居然也敢开口要50?但转念一想,人家能要这个价,肯定有他的道理。
我特意打听了几家,发现这些收费50的初中生都有个共同点:要么是名校学霸,要么特别会讲题。有个家长跟我说,她儿子就服那个初叁的小老师,“哥哥讲的比我们管用多了,一句话就能点透”。看来啊,关键不是年龄,是能不能让孩子听得进去。
现在想想也挺理解,这些孩子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,还得把知识点嚼碎了喂给弟弟妹妹,确实不容易。要是真能提高成绩,这50块钱还真不算贵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,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请这种小老师。得看自家娃吃不吃这套,要是两个孩子脾气不对路,那真是白白浪费钱了。
我家对门老李家就试过,结果他家小子嫌小老师太严格,两人互相看不顺眼,上了两次课就黄了。后来换了隔壁单元那个活泼点的女生,效果立马不一样了。
这事儿给我的启发是,找家教不能光看成绩,还得看性格合不合。有时候啊,合适的老师比厉害的老师更重要。
现在连云港这边,学生家教一小时50元已经成了行情价。我观察了下,这些初中生家教最抢手的科目是数学和英语,特别是中考冲刺阶段,好点的小老师都得提前半个月预约。
有个有意思的现象——这些做家教的孩子,自己成绩反而越来越好了。听说有个初二男生,为了给叁年级小朋友讲明白分数应用题,把自己以前模棱两可的知识点全搞透了,这次月考数学直接冲进了班级前叁。
看来教学相长这话真没错,教别人的过程,其实就是最好的学习。
当然啦,也不是所有家长都认这个账。小区里王阿姨就坚持要找专业老师,她觉得孩子打基础阶段不能马虎。这个想法也没错,毕竟专业老师经验更丰富。
不过现在的孩子主意大,有时候同龄人说的话,比大人苦口婆心管用十倍。我侄女就是个例子,她妈说破嘴皮子都不如学姐一句“我们班主任特别看重这个知识点”。
所以啊,教育这个事真的因人而异。关键是要找到最适合孩子的路子,贵不贵的倒是其次。
说到这里,我突然想起前两天在菜市场碰到邻居刘奶奶,她拉着我说给小孙子请了个初中生陪读,效果出奇的好。原来孩子写作业磨蹭的毛病改了不少,因为小老师定了规矩——按时完成作业就给他讲学校的趣事。
你看,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,真的不在我们大人的思维定式里。
现在每个周末,我们小区活动室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几个初中生带着小学生写作业,孩子们围坐在一起,那气氛比在辅导班轻松多了。偶尔传来阵阵笑声,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玩游戏呢。
这种轻松的氛围,可能正是现在孩子们最需要的。毕竟学习本来就不该是苦大仇深的事,你说是不是?
眼看着中考越来越近,我估摸着这条连云港初中生一小时50元的家教行情还得往上走。不过价钱归价钱,关键是要看到实效。要是真能让孩子开窍,这钱花得就值。
对了,要是您也想试试这种家教方式,建议先让孩子见个面聊聊天。两个人能不能说到一块去,有时候一顿奶茶的工夫就能看出来。
教育这事儿啊,就像穿鞋,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。别人的经验再好,也不如自家孩子实实在在的进步来得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