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阳品茶自带工作室,东阳品茗自备茶室
东阳这地方,老街的青石板路走起来咯吱响,拐角处有家不太起眼的工作室。那天朋友神神秘秘地说:"带你去个能自己备茶的地方。"推门就闻到茶香混着老木头的味道,博古架上茶罐挨着茶具,像在等人认领。
穿棉麻裙的主理人正在给紫砂壶淋杯,抬头笑笑:"我们这儿啊,就爱看客人带私房茶来开盲盒。"她手边那饼普洱已经醒了叁分,蒸腾的热气里藏着山野的故事。
茶席上的双向奔赴
见过有人郑重地取出牛皮纸包,打开竟是用锡纸裹了五层的单丛。叶片在盖碗里舒展时,他眼睛亮亮的:"老家凤凰山上就剩这叁两春茶了。"也遇过带着旅行茶具的姑娘,在窗边不紧不慢摆开阵仗,铁观音在迷你盖碗里转了七道还在回甘。
主理人偶尔会送来配茶的点心,有时是桂花定胜糕,有时是现烤的核桃酥。有回她看着客人自带的太平猴魁突然拍手:"等我拿套高玻璃杯来!这茶得站着跳舞才不辜负。"
东阳品茶自带工作室最妙的是,永远猜不到下一桌会飘出什么香气。上周隔壁桌老爷爷用搪瓷缸泡茉莉花茶,满室都是记忆里的味道;今天又有年轻人带着冷泡茶进来,玻璃瓶里浮着青柠薄荷。
藏在细节里的烟火气
墙角那个总咕嘟响的陶炉,炖着当季的梨汤或绿豆汤。客人要是泡茶涩了口,可以自己舀碗解腻。竹帘后头藏着订制的茶柜,按湿度温度分区,常客的茶叶罐都在那里寄存着标签。
记得清明前后总来的那位茶客吗?他总带着不同产地的龙井来做比较,有天突然把叁杯茶推给我们尝。喝到第二杯时他眼睛弯起来:"果然你们也尝出来了,这是狮峰山老树群体种。"
东阳品茗自备茶室从来不只是个喝茶的地方。有人在这里学会了第一道醒茶,有人找回被遗忘的茶山记忆,还有对情侣用自带的正山小种,在飘雪的冬至订下了婚期。
暮色染透木格窗时,茶台上还留着温热的壶承。最后离去的客人细心收好茶则,在留言本上画了今日的茶席。墨迹未干的那行写着:"存了半饼易武麻黑,下周带来看紫藤花开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