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山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叁百元黄山情缘故事
那是我第叁次去黄山,在屯溪老街拐角处,一家不起眼的茶馆里遇见了她。她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,正低头擦拭着青瓷茶杯,鬓角碎发被窗口溜进来的风吹得轻轻晃动。我要了杯最便宜的黄山毛峰,掏遍全身却差叁块钱。脸涨得通红时,她忽然抿嘴笑了:“算了,给你抹个零。”后来我才知道,那叁块钱的让步,竟成了我们故事的开始。
往后的日子,我总绕路去她那间小茶馆。她泡茶时手腕压得很低,水流稳稳注入杯中,茶叶缓缓舒展。我们聊黄山四季的云,聊新安江的雾,聊她父亲留下的这间老铺子。有天雷雨交加,她望着屋檐下成串的雨帘突然说:“你知道吗?在这黄山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可能比城里叁万块的更真实。”我望着她被水汽晕染的侧脸,忽然明白了什么。
叁百元能买什么
现在想想,那段日子真是用最少的钱,过着最富足的生活。花五块钱买两个烧饼,我们能沿着江边走到日落;用十块钱坐小巴到山脚,在竹林里一待就是整个下午。最奢侈的那次,我掏出皱巴巴的叁百元纸币,带她去了趟翡翠谷。溪水碧得晃眼,她脱了鞋袜踩进水里,回头冲我笑:“这下可把全部家当都花光啦!”那叁百元花得我心甘情愿,仿佛买下了整座黄山的春天。
她总说茶如人生,第一泡苦涩,第二泡回甘。就像我们的叁百元黄山情缘故事,从叁块钱的茶钱开始,慢慢泡出生活的韵味。有次我感冒发烧,她连夜熬了姜茶,用保温壶装着走了叁里路送到我住的客栈。那时我摸着发烫的额头想,这杯茶里沉浮的姜丝,比任何药都管用。
茶馆窗台上养着几盆茉莉,花开时满室清香。她说这是母亲生前最爱的花,洁白简单,像极了生活本该有的样子。某个黄昏,她指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峰轻声说:“你看,黄山永远在那里,不管你有没有叁百块钱。”我忽然懂得,有些东西确实与钱无关——比如她泡茶时专注的眼神,比如雨后初晴时我们一起闻到的泥土气息,比如深夜里为彼此留的那盏灯。
如今我还会经常想起那个对于黄山附近300块钱的爱情。它或许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,没有奢侈的礼物,却像山间清泉,静静流淌在记忆里。每次喝到黄山毛峰,舌尖泛起的甘甜总会让我恍惚,仿佛又回到那个差点缺叁块钱的下午,她抬头看我时眼里有细碎的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