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海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海边小镇叁百元的邂逅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6:32:13 来源:原创内容

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吹进车站,我攥着那张皱巴巴的叁百元钞票,手心微微出汗。这趟来临海附近的小镇,说是旅行,倒不如说是一场赌气般的出走——刚和家里吵完架,背包里只塞了几件换洗衣物和这个月剩下的生活费。

“住店吗?便宜干净,一晚上八十。”一个晒得黝黑的大叔在出站口招呼着。我跟着他拐进巷子,石板路被雨水磨得发亮,晾衣绳横在半空,飘着洗褪色的衬衫。旅馆是栋老房子,木楼梯踩上去吱呀作响,但推开窗就能看见海,值了。

叁百元能换来什么

安顿好后,我在镇上闲逛。路边摊的虾饼五块钱两个,热乎乎的,咬下去满嘴鲜香。傍晚退潮时,沙滩上冒出不少捡贝壳的人,其中有个穿碎花裙的姑娘特别显眼——她不是弯腰寻找,而是蹲在那儿,把被海浪冲上岸的水母轻轻拨回海里。

第二天又在渔市遇见她。摊主正为几筐卖相不好的小黄鱼发愁,她掏出叁十块全买下了。“喂猫的,”她对我笑笑,露出两颗虎牙,“港口那些流浪猫可挑食了。”我们自然而然聊起来,她说自己叫阿檬,在镇上的民宿打工。

“叁百块在这儿能过叁天呢。”她掰着手指数,“民宿打工包吃住,晚上去音乐酒吧唱两小时,又是一百块收入。”她带我穿过巷弄,买叁块钱的绿豆冰,坐在防波堤上看落日把海面染成金箔色。那些价值不菲的海景餐厅在远处发光,而我们分享着塑料袋里十块钱的盐水花生。

认识阿檬的第四天,我掏空钱包里最后叁百块,买了两张去附近岛上的船票和一袋橘子。渡船破开蔚蓝的海面,她靠在栏杆上唱闽南语歌,发丝被风吹得拂过我脸颊。那时我突然觉得,临海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或许就是橘子酸甜的汁水,是共享的耳机里沙哑的老歌,是明明能买更贵的礼物,却偏要一起算计着怎么让这点钱变得有意义。

在岛上的旧灯塔下,她告诉我之前在城市写字楼上班,后来父亲病重才回来。“他走后留给我两句话,”她望着海平线,“一是别欠债,二是高兴就行。”我们沉默地分完最后一个橘子,手指都被染成淡黄色。

那叁百元最终换来什么呢?不是奢侈的体验,而是深夜里分享的一碗海鲜面,是她指着星空教我认星座的夜晚,是分别时塞进我背包的薄荷糖。后来我常想,昂贵的礼物容易让人记住价格,反而这些窘迫却真诚的瞬间,会在记忆里越酿越醇。

离开那天早晨,阿檬在旅馆楼下等我,递来一个铁饭盒。“路上吃,”她摆摆手,“反正顺路去市场。”我走到巷口回头,她还站在原地,晨光给她的轮廓镀上毛茸茸的金边。饭盒里整齐码着撒了糖的米糕,还温着。

汽车发动时,我翻找零钱买票,从夹层抖出张纸条,上面圆珠笔的字迹被汗水洇湿些许:“下次来,带你去捡月亮贝。”没有落款,但我知道是谁。窗外,海的方向正闪过渔船的白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