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清小巷子里150的爱情,深巷百五情缘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05:14:10 来源:原创内容

福清的老巷子弯弯曲曲的,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。就在这条巷子深处,住着陈伯和林婶,两个人加起来刚好一百五十岁。巷子口杂货铺的阿香总说:"这对老人家呀,日子过得比年轻人还甜。"

每天清晨五点半,陈伯准会拎着布袋子慢悠悠晃出巷子。六点整,他提着温热的豆花和刚炸好的海蛎饼回来,塑料袋上还挂着水珠。"你林婶就爱这口,四十年了都吃不腻。"有次我早起撞见他,他举着早餐跟我炫耀,眼睛眯成了两道缝。豆花要加两勺糖,海蛎饼要挑边缘炸得金黄的——这些规矩,巷口那家早餐店老板比谁都清楚。

一百五十岁的默契

去年林婶膝盖不好,上下楼费劲。陈伯不知从哪儿弄来几块旧木板,自己敲敲打打做了个缓坡。现在每天傍晚,他都会扶着林婶在巷子里散步。两个人不说话,就慢慢走着,偶尔停下来看看谁家的茉莉开了。有回林婶指着墙头新生的猫崽说:"像不像咱家以前养的那只?"陈伯点点头,伸手拂开垂到她额前的紫藤花。

他们的屋子在巷子最里头,门外挂着两个灯笼。正月里我去送年糕,看见陈伯正踩着凳子擦灯笼,林婶在底下扶着,嘴里念叨:"慢点儿,又不是小伙子了。"陈伯回头冲她笑:"擦了灯笼,孩子们回来才找得着门嘛。"

厨房的窗户总是开着的,能看见两口用了半辈子的铁锅。林婶说现在做饭都是一人掌勺一人添柴,虽然装了煤气灶,可改不了这老习惯。炒菜时陈伯递调料从不用问,林婶手一伸,准能接到想要的。

隔壁新搬来的小两口常趴在阳台上看他们。"咱们到老了也能这样吗?"女孩问。男孩没说话,只是把她的手握得更紧了些。巷子里的这份爱情,就像陈伯泡的那壶老茶,乍喝有点苦,细品才尝得出岁月的甜。

今年雨季特别长,墙根的青苔绿得发亮。陈伯在窗台养了几盆薄荷,说是防蚊虫,其实是因为林婶喜欢那味道。有时午后下雨,他们就搬个小板凳坐在屋檐下,一个剥花生,一个读报纸。雨声哗啦啦的,反倒把巷子衬得更静了。

上个月十五,我看见他们坐在天井里吃月饼。月光从老榕树的缝隙漏下来,洒在两个人花白的头发上。林掰开豆沙馅的递给陈伯,陈伯把蛋黄馅的推回给她。这个动作,他们重复了四十六个中秋。

巷子要改造的消息传了小半年,年轻人都在讨论能分到多大房子。只有陈伯和林婶从不掺和这些话题。昨天遇见他们时,林婶正给新裁的裤子缝裤脚,陈伯在旁边绕毛线。"搬哪儿去呀?"林婶针在头发上抹了抹,"这巷子里有我们一百五十岁的日子呢。"

暮色渐浓时,家家户户亮起灯。他们窗口那盏昏黄的灯,在蜿蜒的巷子里显得格外温暖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