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化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,敦化约初中生服务一次五百
最近路过敦化路时,看到电线杆上贴着小广告,白纸黑字写着"初中生服务一次五百",这心里咯噔一下。现在这些乱七八糟的广告都敢这么明目张胆了?
我站在原地琢磨了半天,这到底是个什么服务?正经家教不可能用这种暧昧的措辞,更不会把价格标得跟交易似的。旁边修车铺的老张头说,这些贴广告的人精得很,专挑凌晨叁四点出来,贴完就跑。
藏在暗处的灰色产业链
抱着好奇心,我假装要咨询,按着号码拨了过去。接电话的是个嗓音沙哑的男人,说什么"陪聊天陪逛街",可说到具体内容就含糊其辞。等我追问是不是正经家教,对方直接挂了电话。这不明摆着有问题吗?
后来在社区茶话会上听刘阿姨说,她闺女去年就差点被骗。对方说招兼职陪读,结果见面就要带人去酒店。幸亏闺女机灵,借口上厕所从后门溜了。
这些人的目标很明确,就是盯上那些零花钱不够、又想买新手机新衣服的初中生。五百块对成年人不算什么,可对十几岁的孩子来说,确实是个诱惑。
家长们的担忧与无奈
在敦化路小学门口,每天放学时分都能看到焦虑的家长。王大姐拉着我说,现在接送孩子都不敢迟到,就怕那些不叁不四的人搭讪。她邻居家的孩子就因为收了陌生人给的五百块钱,差点被带走去"陪吃饭"。
说实话,这种藏在城市角落的暗流,光靠家长防是防不住的。那些小广告今天撕了明天又贴,报警也难抓到人。有时候我在想,这些混蛋怎么就专挑孩子下手?
不过话说回来,这事儿也给家长们提了个醒。现在教育孩子不光要管学习,还得教他们辨别是非。我侄女学校最近就开了防骗课,老师用真实案例讲得特别生动,孩子们都听得入神。
记得上周在社区中心,李老师组织的青少年活动就特别受欢迎。她说与其整天盯着孩子不让干这不让干那,不如带他们参加有意义的活动。那些手工课、篮球赛,把孩子们的时间填得满满的,哪还有心思理会外面的诱惑。
其实解决问题还得从根上来。那些贴"初中生服务一次五百"广告的人,不就是看准了孩子们的空虚和物质欲望吗?要是孩子们课余生活丰富,零花钱合理,自然就不会被这些蝇头小利诱惑。
这两天再经过敦化路,发现社区志愿者在清理小广告。张大妈带着红袖章,边撕边说:"咱们得多组织点青少年活动,让娃娃们有事做、有人管。"这话说得在理。
说到底,整治这种乱象不能光靠撕广告。得家庭、学校、社区一起使劲,给孩子们营造个干净的环境。毕竟谁家没孩子?保护他们,就是保护咱们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