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安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学子课间品茗交流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5:42:06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个飘着茶香的课间

你说这事儿新鲜不?在吉安的一所中学里,每到上午第二节课的下课铃响,教室里飘散的不是零食的味道,而是淡淡的茶香。这事儿传出去,不少人觉得稀奇:学生上课还能喝茶?别是搞什么花架子吧?

我第一次听说“吉安学生品茶喝茶上课”这事儿,也是满脑子问号。直到走进他们的教学楼,才真正开了眼。你看那个初叁班级,学生们从各自抽屉里取出小巧的茶具——有的是一只古朴的陶瓷杯,有的是透明的玻璃杯。热水壶在教室后方咕嘟咕嘟冒着热气,几个男生正轮流接水,动作熟练得很。

“开始我们也不习惯,”一个戴眼镜的男生一边往杯子里放茶叶,一边和我聊着,“觉得泡茶是老人家做的事。可现在,要是一上午不喝上一杯,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”他手里的茶叶在热水中缓缓舒展,像极了慢慢醒来的绿色精灵。

这事儿能成,还得从他们班主任李老师说起。李老师是个茶文化爱好者,去年秋天开始在班上推行“课间茶歇”。起初校领导也有顾虑——学生会不会烫着?会不会影响下一节课?可试行一个月后,效果出人意料。

你猜怎么着?那些原本课间追逐打闹的学生,现在能安静地坐在位置上,专注地泡一杯茶。教室里不再是闹哄哄的,而是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。更妙的是,第叁节课的课堂纪律明显好转,学生们精神头足了,不再有人趴在桌上打瞌睡。

高二班的刘同学告诉我,她现在最期待的就是这个特别的课间。“以前下课十分钟,要么赶作业,要么玩手机,心里总是慌慌张张的。现在这十分钟完全属于自己,看着茶叶在杯子里打转,心情就平静下来了。”

这让我想起上周叁下午的物理课。那天的内容挺难的,讲的是电磁感应。下课铃响后,我看见不少学生一边泡茶,叁五个凑在一起讨论刚才没听明白的公式。有个女生忽然拍了下脑门:“我懂了!就像茶叶沉到杯底的过程,这不就是力的相互作用吗?”嘿,一杯茶还能喝出物理灵感来。

当然,也不是所有学生一开始就接受。高一刚推行这个活动时,有男生偷偷把茶叶换成了可乐,被同学举报了。班主任没批评他,而是请他尝了尝用冷水泡的绿茶,再对比热水泡的。那男生抿了一口就皱眉:“这冷水泡的没味道啊。”老师笑了:“是啊,就像学习,不用心怎么能品出滋味呢?”从此这个男生成了班上最认真的“茶友”。

语文老师把这个活动融进了课堂。教到陆羽的《茶经》时,她直接把课堂搬到了学校的小花园。学生们带来各自的茶具,在梨花树下实践书中说的“山水上,江水中,井水下”。那节课他们不仅记住了课文,更记住了那个春天的味道。

最让人感动的是,这个活动把班级凝聚在了一起。班里有个转学生刚来时很内向,直到有一天,她带来家乡的井冈翠绿分给大家。她教同学们怎么用盖碗冲泡,怎么闻香。那一刻,茶成了沟通的桥梁。

你说这事能复制到所有学校吗?我倒觉得不必强求。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特点,重要的是找到适合学生的方式。在吉安这所学校,茶成了连接传统与现代、学习与生活的那根细线。

马上又要下课了。我已经能想象那个画面:铃声一响,学生们不慌不忙地取出茶杯,教室里渐渐弥漫开绿茶清香。在这十分钟里,他们不只是喝茶,更像是在学习和生活之间找到了一种美妙的平衡。这样的“学子课间品茗交流”,或许正是忙碌学业中的一丝温柔慰藉吧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