滕州喝茶上课群,滕州品茶交流学习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7:13:42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几天朋友圈里有个挺火的话题,大家都在聊咱们滕州人自己的茶圈子。说起来也巧,上周路过龙泉广场,恰好碰见几位老茶友在凉亭里摆开茶具。青瓷盖碗里飘出茉莉香,路过的人都忍不住放慢脚步。

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正给大家讲解怎么辨别秋茶的品质。“你看这叶片卷曲的程度,”他举起一片干茶,“春茶像刚睡醒的嫩芽,秋茶嘛——”他故意拉长语调,引得大家都凑近细看。“秋茶更沉得住气,就像咱们滕州人做事,讲究个扎实。”这话引得大家都笑了。

茶香里的那些门道

其实喝茶这件事,在咱们这儿早就不只是解渴了。记得第一次参加茶会时,我还闹过笑话。看着桌上一排茶具手忙脚乱,旁边的大姐笑眯眯地接过茶壶:“我来吧,刚开始都这样。”她边冲泡边念叨,“水温八十度正好,就像交朋友,太急反而烫着嘴。”这话我现在都记得。

在滕州喝茶上课群里,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分享。昨天还有位老师傅在群里发语音,说他在荆河边上发现了个适合喝茶的新地方。马上就有几个群友响应,约着周末去坐坐。这种说走就走的茶约,在咱们这儿再平常不过了。

前几天和开茶叶店的老陈聊天,他说现在来买茶的年轻人多了不少。“以前都是给长辈捎茶,现在不同咯。”他指着柜台前两个正在挑茶具的姑娘,“人家说要带去品茶交流学习组,还要记笔记呢。”说着从柜台底下拿出个本子,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各种茶叶的冲泡心得。

说来也怪,自从加入这个滕州品茶交流学习组,连带着对咱们本地的了解也深了。上月去张汪镇看梨花,居然在老乡家里尝到了自制的梨花花茶。那位大娘的方法特别简单,就是把新摘的梨花苞晾半干,和绿茶一起文火慢烘。“这方子还是我奶奶那辈传下来的,”她给我们续上茶,“现在年轻人都不耐烦这么折腾咯。”

其实真不是年轻人不爱这些。上周的茶艺体验课,二十个名额五分钟就报满了。教课的李老师原本还担心大家坐不住,结果两个小时的课,没人提前离场。有个小伙子特别认真,笔记本上画满了各种茶叶形状。“我奶奶爱喝茶,”他有点不好意思,“想学会了回去泡给她喝。”

现在走在滕州的大街小巷,总能遇见些有趣的喝茶去处。有时候是藏在老巷里的茶馆,有时候是公园角落的茶摊。老板们也都随和,买不买东西都乐意跟你聊几句茶经。这种慢慢浸润的生活气息,或许就是茶带给这座小城最好的礼物。

昨晚上翻手机,看到群里在讨论要不要组织次户外茶会。有人提议去微山湖边上,说对着湖水喝茶别有风味。马上有人接话要带自家做的茶点,还有个阿姨说可以教大家用荷叶包茶。看着不断刷新的消息,忽然觉得,这大概就是咱们滕州人喝茶最动人的地方——茶香里飘着的,都是生活的温度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