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山同城喝茶上课,乳山本地品茶学习交流
乳山同城喝茶上课,这事儿挺新鲜
前几天在朋友圈刷到一条消息,叫“乳山同城喝茶上课”。当时我心里就嘀咕,喝茶就喝茶,怎么还上课呢?这组合听着挺新鲜,抱着好奇的心,我也去凑了个热闹。
到了地方才发现,跟我想象中完全不一样。不是什么正经八百的课堂,没有黑板也没有讲义。就是在一个挺雅致的茶室里,十几个人围坐,一位看起来很懂茶的老师傅坐在中间,慢悠悠地烧着水,摆弄着茶具。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,让人一下子就静下来了。
老师傅没讲什么大道理,就是从手边的一罐“乳山绿”开始聊起。他说,你们看这茶叶,卷曲得像小螺,颜色是翠绿里带着点毫白。他让我们先闻干茶的香气,那是一种很清新的、带着点豆香的味儿。然后他一边温杯、置茶、冲泡,一边唠家常似的跟我们说,这水温度不能太高,八十多度正好,不然就把茶叶烫坏了,喝起来就苦涩了。
我平时自己也泡茶,都是抓一把茶叶扔杯子里,开水一冲就完事。看着老师傅这么讲究,我才意识到,原来喝茶有这么多门道。这不仅仅是解渴,更像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。你得慢下来,去感受每一个步骤,去期待最后那杯茶汤的滋味。
第一泡茶出来,汤色清亮,味道淡淡的,有一股鲜爽感。老师傅说,这叫“醒茶”,主要是闻香和感受初开的韵味。到了第二泡、第叁泡,茶味才真正出来,入口醇和,回甘特别明显,喉咙里都觉得甜甜的。这种体验,跟我以前牛饮的感觉完全不一样。
这大概就是“乳山本地品茶学习交流”的精髓所在吧。它不是在教你死记硬背的知识,而是给你一个机会,去亲手触摸、亲眼观看、亲口品尝。旁边一位大姐也感慨,说在乳山住了半辈子,还是头一回这么认真地喝自己家乡的茶,感觉以前都白喝了。
后面老师傅还让我们轮流上手试试,怎么拿盖碗不烫手,怎么出汤又快又稳。大家互相看着,有的手忙脚乱,有的学得有模有样,茶室里笑声不断。这种氛围特别好,没有压力,就像一群朋友聚在一起,研究一件有意思的事儿。通过这种实际的交流,我对乳山同城喝茶上课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识。
一场活动下来,肚子里灌了好几泡不同的茶,人也精神了。更重要的是,脑子里对“茶”这个字,有了更立体的印象。它不再只是商品架上的一个包装,而是连着脚下的土地,连着做茶人的手艺,也连着我们一起品茶交流的这份闲适心情。
现在想想,这种乳山本地品茶学习交流的活动,确实给我们的生活添了点别样的色彩。它不像普通的聚会那样喧嚣,而是在安静和专注中,让人找到一种难得的充实感。如果你在乳山,也对喝茶有点兴趣,不妨去体验一下,说不定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