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邑品茶课程工作室,昌邑茶艺研习工作室
推开昌邑品茶课程工作室的木门,总能闻到若有若无的茶香。这种香气不像香水那样直白,更像是从老木柜、紫砂壶和茶叶罐里慢慢渗出来的,带着时间的味道。不少第一次来的朋友都会好奇地问:"你们这儿和别的茶室有什么不一样?"其实啊,差别就在"课程"这两个字上。
我们更愿意把自己当成一间教室,只不过教的不是书本知识,而是怎么和茶打交道。有些学员刚开始连绿茶红茶都分不清,现在不光能品出明前龙井的豆香,还能说出武夷岩茶的山场气息。这种进步,看着就让人高兴。
从一片叶子开始的故事
你知道吗?其实每个人天生就会喝茶,只是后来忘了。想想看,小时候生病,妈妈泡的那杯甜甜的糖水,不就是最早的"茶饮"吗?在昌邑茶艺研习工作室,我们就是想帮大家找回这种本能。记得有位大姐第一次来,紧张得手都在抖,生怕碰坏了那些茶具。我告诉她:"茶具是为人服务的,坏了咱就修,修不好就换,重要的是您喝茶时的心情。"
我们的课程从来不用高深的理论吓唬人。比如教怎么泡绿茶,我会说:"就像给嫩豆腐焯水,水温太高就老了。"这样的比喻,大家一听就懂。渐渐地,学员们发现,原来泡茶不用死记硬背多少度的水温、多少克的茶叶,关键是要理解茶叶的"脾气"。
最让我感动的是,来这里的人慢慢组成了个小社群。上周叁下午,几位学员自发带来了家乡的茶叶互相分享。福建的张阿姨带来了正山小种,云南的李先生贡献了普洱古树茶,本地的王奶奶则拿出了自己晾晒的菊花茶。那天下午,工作室里飘着五六种茶香,大家聊着各自与茶结缘的故事,那场面,真的特别温暖。
茶香里的慢时光
现在人的生活节奏太快了,快到来不及好好吃顿饭,更别说安静地泡壶茶。但在我们工作室,时间是慢下来的。有个做滨罢的小伙子跟我说,他来这里上课,最初只是为了缓解工作压力。没想到学着学着,竟然爱上了称茶、温杯、注水这一整套动作。
"每次看着茶叶在盖碗里慢慢舒展,就像把自己的心也打开了。"他这样形容。这话说得真美,不是吗?其实这就是昌邑茶艺研习工作室想传递的一茶不只是饮料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。
我们这儿有对退休的老夫妻,每周末雷打不动地来上课。老爷子说,在这泡茶的时候,终于能和老伴安安静静地说说话了。他们在家里总是各忙各的,反而是在工作室的这个小时里,找到了年轻时谈恋爱的那种感觉。老太太在一旁听着,不好意思地笑了,手里的公道杯却端得稳稳的。
这样的故事在我们工作室还有很多。有人在这里找到了事业的新方向,考取了茶艺师证书;有人改善了亲子关系,因为学会了静心倾听;还有人单纯就是交到了能一起喝茶聊天的朋友。这些变化,都让人感受到茶的力量。
说到品茶,很多人觉得那是专家的事。其实不然。每个人的味蕾都是独一无二的,你觉得好喝的茶,就是适合你的茶。在昌邑品茶课程工作室,我们鼓励大家相信自己的感觉。上次有个姑娘说她从一款熟普洱里喝出了枣香,旁边的人都说不像,但我告诉她:"你说有就有,品茶是很私人的体验。"
现在啊,看着学员们能自信地说出自己喜欢的茶,能从容地泡出一杯好茶,能在家布置出一个小小的茶席,我就觉得特别欣慰。这不仅仅是学会了一门技能,更像是找到了一种让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。
如果你哪天路过昌邑品茶课程工作室,欢迎进来坐坐。不用预约,也不用担心自己不懂茶。这儿永远备着热水,准备着好茶,等着和爱茶的人分享。也许,一杯茶的时间,就能让你发现生活中被忽略的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