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丹江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,学生家教一小时50元招学童
最近在牡丹江的家长群里,总能看到这样的消息: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补习功课。我家对门张姐上周就给她儿子找了个这样的“小老师”,听说效果还挺不错。
那天在菜市场遇到张姐,她边挑西红柿边跟我说:“起初我也犯嘀咕,初中生能教好吗?但人家孩子期末数学考了98分,讲题特别有耐心。”她擦了擦手上的水渍,“关键是价格实在,学生家教一小时50元招学童,比培训机构便宜一半还不止。”
小老师的大能量
说实话,我一开始也觉得不靠谱。直到去张姐家亲眼看见那个戴眼镜的初中生,正蹲在茶几边给张姐儿子画线段图。两个孩子头挨着头,一个讲得认真,一个听得专注,那场面比培训班里老师对着笔笔罢念公式生动多了。
那小老师推了推眼镜跟我说:“阿姨,我们刚学过的知识记得牢,而且知道哪里容易卡壳。”他翻开作业本,“上学期我也不会这道应用题,后来琢磨透了,现在能把解题窍门都告诉他。”
这让我想起去年请的那个大学生家教,虽然知识渊博,但总爱用高中生思维讲课,把我家孩子听得云里雾里。看来有时候,同龄人之间的理解反而更贴近。
现在牡丹江这样的现象越来越普遍,不少初中生都在利用课余时间做家教。一方面挣点零花钱,另一方面也能巩固知识。我邻居家的初二姑娘就在朋友圈发过“学生家教一小时50元招学童”的信息,第二天就找到了叁个学生。
家长们的算盘
在小区凉亭里,几个妈妈经常讨论这事。王阿姨掰着手指头算:“培训机构每小时最少要100块,要是请初中生,一个月能省下四百多呢。”她家孙子这学期数学进步了十几分,现在写作业都不用催了。
不过也有家长担心教学质量。李大叔最初就坚决反对:“这不是胡闹吗?让孩子教孩子?”后来他偷偷去试听了一节课,发现那小老师居然把枯燥的英语语法编成了顺口溜,孩子们记得特别快。他现在逢人就说:“有时候老师太专业了,反而忘了小孩是怎么思考的。”
现在牡丹江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补习已经成为不少家庭的首选。特别是期中期末考试前,成绩好的初中生档期都排得满满的。有的家长提前两周预约,就怕抢不到合适的“小老师”。
上周在社区中心,我还看到几个初中生在给低年级的孩子辅导作业。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作业本上,孩子们围坐在一起,那画面让人心里暖暖的。有个扎马尾的小姑娘正在教拼音,她用手比划着声调的变化,旁边的小男孩跟着念,发音特别标准。
这种互助学习的方式,或许正是现在教育缺少的那块拼图。它不像正式课堂那么严肃,又比玩游戏有意义得多。而且对教人的孩子来说,要把知识讲明白,自己先得学通透,这何尝不是最好的复习方式?
看着这些孩子互相帮助的样子,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牡丹江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的模式这么受欢迎。它不仅仅是省钱那么简单,更让学习变成了一件温暖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