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石桥小区上课约茶,小区课堂茶约时光
最近发现个挺有意思的事儿,大石桥小区活动中心忽然挂起了块新牌子——“社区茶艺课堂”。路过时总能闻到阵阵茶香,时不时还有欢笑声飘出来。上周叁我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,跟着几位邻居走了进去。
推开门那刻,我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。这哪是印象中正襟危坐的课堂啊?长桌上摆着各式茶具,几位阿姨正在教年轻人如何温杯烫盏,空气里茉莉花茶的香气特别治愈。坐在窗边的李奶奶朝我招手:“快来尝尝我泡的滇红,他们都说有蜜糖香呢。”
当茶香遇见烟火气
负责教学的陈老师原是茶艺师,现在退休了自愿来授课。她边演示闻香杯的使用边说:“咱们不搞那些高深的理论,就教怎么把日常的茶泡得好喝。”她捏起一撮茶叶,“比如这龙井,不用追求多贵的,关键是水温和时间把握。”旁边王阿姨接话:“可不是嘛,上次按老师说的方法泡,我家老头居然说比茶馆的还香!”
最让我惊喜的是,这个课堂还成了邻里关系的粘合剂。住在叁单元的小赵笑着说:“以前在电梯里遇到都不认识,现在大家围坐着喝茶,连谁家阳台种了薄荷都门儿清。”确实,上次我家突然需要生姜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在茶桌上认识的五楼张姐。
不知不觉,周叁的茶艺课成了我们小区居民最期待的聚会。有时候下课了,大家还意犹未尽地约着:“明天下午谁得空?我新到了些凤凰单丛,咱们继续品品?”这种随性的茶约时光,让钢筋混凝土的住宅楼里渐渐生长出温暖的联结。
昨晚看着窗台上那盆在茶桌上扦插成活的茉莉,忽然觉得这个课堂教的远不止是泡茶。那些在茶香中分享的生活窍门,那些顺手帮邻居照看孩子的约定,那些相约下次喝茶的轻声细语,正在让“邻居”这个词重新变得有温度。茶凉了可以再续,而人与人之间的情谊,就在这续杯之间越发醇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