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堰学生品茶工作室,学生茶艺交流活动室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2:09:21 来源:原创内容

最近路过城南文化街区时,偶然发现一个挂着"姜堰学生品茶工作室"木牌的小院。透过竹帘,能看见几组学生围坐在茶席前,手里捧着青瓷茶杯说笑。这场景让人忍不住想推门进去看看——现在年轻人怎么都爱上喝茶了?

茶香里的年轻力量

工作室主理人是个戴着圆框眼镜的男生,他说这里原本是大学茶艺社的活动室。"开始就几个同学凑钱买茶叶,后来发现喜欢喝茶的年轻人真不少。"他边说边烫洗茶具,动作熟练得像老茶客,"我们这辈人喝茶不讲究繁文缛节,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味道。"

窗边有个扎马尾的女生正在冲泡凤凰单丛,她告诉我:"以前觉得喝茶是长辈的事,后来在工作室尝到蜜兰香单丛,突然就懂了什么叫'喉韵'。"她慢慢往公道杯里斟茶,"现在周末来这儿成了习惯,就像别人去咖啡馆写作业似的。"

茶架上摆着各式茶叶罐,标签手写着"安溪铁观音""福鼎白牡丹"。最有趣的是几个透明罐子,装着同学们自创的拼配茶,有个贴便签写着"考试专用提神配方"。

不只是喝茶的地方

每周叁晚上的茶艺交流活动室总是特别热闹。上次的主题是"各地茶俗趣谈",有个云南同学带来烤茶罐,现场演示了雷响茶。陶罐里的茶水沸腾时发出轰鸣,引得大家阵阵惊呼。另一个宁波同学说起奶奶煮茶叶蛋的诀窍:"非得用陈年普洱不可,新茶反而涩口。"

这些年轻人把传统文化玩出了新花样。见过他们用盖碗练"叁才冲泡法",也见过他们拿着量杯研究茶水比例。有次竟把茶席搬到了桂花树下,金黄的落花飘进茶汤里,他们说这是"自然调饮"。

负责茶具管理的同学给我看他们的"养壶日记",紫砂壶内壁已覆着均匀的茶垢。"每把壶都记录着我们的故事。"他指着把缺角的小水平壶,"这是学姐毕业前留的,现在每次茶会都摆出来,就像她还在场。"

深秋的午后,工作室总会飘起陈皮老白茶的香气。有个常来的男生说,他在这里学会了如何静心:"第一次来是为了躲雨,现在却迷上了注水时茶叶舒展的样子。"他转动着手中的建盏,"你看这兔毫纹路,是不是像时光的痕迹?"

茶点盒里永远有意想不到的惊喜。上次尝到同学自制的桂花茶冻,今天又看见抹茶酥。他们说正在试验用茶汤和面做面条,或许下个月就能在分享会上亮相。

暮色渐浓时,茶席上的盖碗还冒着热气。几个学生约好下周要去茶城选春茶,他们讨论着要不要试烘茉莉花茶。琉璃壶中的茶汤渐渐凉了,但对于茶的故事,在这个学生茶艺交流活动室里,永远正温热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