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鞍山品茶上课工作室,马鞍山茶道学习体验课堂
最近发现身边不少朋友都在打听马鞍山品茶上课工作室的事情,说是既能学茶艺又能放松身心。我也按捺不住好奇心,上周特意去体验了一趟。
工作室藏在老城区的一条梧桐小道上,推门就闻到淡淡的茶香。老师是位穿着素色棉麻衫的女士,说话慢条斯理的,她边烫茶杯边说:"咱们今天不急着泡茶,先听听水声。"
原来烧水也有讲究
看着电水壶冒起白雾,我正想着该冲茶了,老师却示意我们细听。这时才注意到,水沸腾的声音竟有轻重缓急的变化。"古人说的'蟹眼鱼眼',就是看水泡大小来判断水温呢。"她拎起壶往玻璃缸里注水,果然看到先泛起小泡,渐渐变成大泡翻涌。
我们几个学员围着茶席坐下,有个大姐忍不住问:"我在家泡的龙井怎么老是发苦?"老师笑着取出两个盖碗:"试试不同的水温?"90度的水冲下去,茶叶在碗里舒展得像朵花;再用沸水一冲,茶汤顿时泛黄。尝了一口,前者鲜甜,后者果然带着涩味。
最让我惊喜的是茶点搭配环节。本地的荠菜酥配着正山小种,咸香与烟熏味在嘴里碰撞出意外和谐的味道。旁边的小伙子打趣说:"这比咖啡配蛋糕有意思多了。"
在马鞍山茶道学习体验课堂的这叁个小时里,手机一直安静地躺在包里。看着茶叶在壶中沉浮,突然觉得时光都慢了下来。老师那句话说得在理:"喝茶不在名贵,在于当下的心境。"
临走时看见墙角摆着学员们的茶具,每套都带着使用痕迹。老师说这些都是老学员存在这儿的,他们隔叁差五就会来坐坐。或许这就是茶香的神奇之处,能把匆忙的日子泡出闲适的滋味。
现在每次路过茶庄都会会心一笑,想起那天在工作室尝到的桂花乌龙。清甜的香气仿佛还留在舌尖,提醒着我在喧嚣城市里,始终保留着这样一个可以安心品茶的去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