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安100米内附近的人,北安百米周边居民
这几天我总是在想,我们这栋楼里到底住了些什么样的人呢?
早上七点半,电梯里挤满了上班族。穿西装的小伙子一边看表一边啃包子,对门李阿姨提着菜篮念叨着今天超市打折。有时候电梯停在中间楼层,门一开,外面的人看见满当当的轿厢,那表情真是又着急又无奈。住在12楼的张师傅是例外,他永远乐呵呵的,见到谁都要聊两句。昨天他还在电梯里跟我说:“咱们这北安100米内附近的人啊,就像一口锅里吃饭的,虽然不熟,但天天见。”这话挺有意思的。
楼道里的故事
其实仔细想想,这百米范围内藏着好多故事。叁楼那对年轻夫妻,阳台上总晾着小孩的连体衣,看来是刚添了宝宝。八楼的老爷爷每天准时下楼遛弯,手里拎着个小收音机。有一次我在楼道里闻到特别香的红烧肉味儿,是从五楼飘出来的。这些北安百米周边居民的生活片段,像散落的珠子,串起来就是咱们这片的日常图景。
上周社区搞垃圾分类宣传,来了好些平时碰不到的邻居。物业小王挨家挨户发通知,我在楼下碰到他时,他正擦着汗说:“姐,您见到1603的住户了吗?他们好像总是不在家。”我这才意识到,虽然大家都住在同一栋楼,但真有从来没打过照面的。这种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的感觉,挺微妙的。
不过呢,有时候缘分说来就来。上周五晚上突然停电,整栋楼都黑了。大家纷纷开门出来查看情况,手机手电筒的光在楼道里晃来晃去。16楼的大学生主动下来帮老人检查电闸,13楼的电工师傅拿着工具挨层查看。那天晚上,平时匆匆擦肩而过的北安100米内附近的人,居然在楼梯间里聊起了天。停电的一个小时里,整栋楼变得特别有人情味。
现在每天下班回家,走进小区大门时我都会多看一眼。健身区那边,几个熟面孔在散步;儿童滑梯旁,妈妈们一边看孩子一边聊天。这些北安百米周边居民构成了我生活的大背景,虽然叫不出所有人的名字,但每天见到这些熟悉的身影,心里就觉得很踏实。
昨天在信箱前遇到七楼的阿姨,她递给我一封信:“小姑娘,这好像是你的,投错到我家信箱了。”我们就这样站在那儿聊了会儿,她说她女儿下个月要结婚,准备在小区会所办几桌,请邻居们都去热闹热闹。你看,在这百米范围内,人与人之间的距离,有时候就是一封信那么近。
我突然觉得,城市生活不就是这样吗?高楼大厦看起来冷冰冰的,但里面住的都是活生生的人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,都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努力生活着。也许明天在电梯里,我可以主动和那个总是低头看手机的小姑娘打个招呼,问问她是不是也住在我们这一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