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平耍女娃,高平女娃戏耍风情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5:53:38 来源:原创内容

高平的夏天总是热闹非凡,老槐树底下传来阵阵银铃般的笑声。几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正在玩"跳房子",用石子划出的格子里,她们轻盈地跳跃,辫梢在空中划出俏皮的弧线。

旁边纳鞋底的王奶奶眯眼笑道:"这些女娃耍得真欢实。"她说的"耍"字带着浓浓的乡音,不单指玩耍,更透着股鲜活的生命力。这种耍,是黄土地里长出的野菊花,带着露水的清亮,又带着泥土的倔强。

老街巷里的童年游戏

记得我小时候,高平女娃最爱的耍法是抓石子。五颗磨得光滑的鹅卵石,在她们手里仿佛有了生命。抛起、翻转、接住,动作行云流水。输了的人要唱支山歌,那调子悠扬婉转,能飘过青砖灰瓦的屋顶。

现在的孩子玩得花样更多了。去年元宵节,我见着个小姑娘在灯会上抖空竹。空竹在她手里嗡嗡作响,忽而上抛,忽而缠绕,围观的人连连叫好。她母亲在一旁满眼骄傲:"这丫头,非要学这个,练了整整一个夏天呢。"

要说这高平耍女娃的劲头,倒让我想起邻村李家的姑娘。那姑娘从小爱耍皮影,别人家的姑娘学绣花,她偏要摆弄那些牛皮做的人偶。现在可好,成了非遗传承人,带着她的皮影戏走南闯北。

其实啊,每个高平女娃心里都住着个爱耍的精灵。也许是跟着奶奶学剪纸,也许是偷偷练习踩高跷,那些在大人眼里"不务正业"的玩耍,反倒成了最珍贵的传承。

去年回乡,看见表哥家的丫头在院子里耍社火。七岁的娃娃,踩着不太稳当的步子,手里举着纸糊的鲤鱼灯。她说要参加今年的社火表演,已经跟着村里的老师傅学了两个月。问她累不累,她眨着亮晶晶的眼睛:"耍嘛,怎么会累?"

夜幕降临的时候,老街的石板路上还会有女娃们跳皮筋的身影。她们唱着祖辈传下来的歌谣,双腿在皮筋间灵活穿梭。月光洒在她们身上,仿佛给这场游戏镀上了银边。

或许有一天,这些耍女娃会长大,会离开故乡。但那些在青石板上跳跃的午后,那些在槐花香里嬉戏的黄昏,会成为她们生命里最明亮的底色。就像村口那棵老槐树,年年都会开出新的花朵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