枣庄100米内学生约,附近学子邀约相聚
昨晚刷朋友圈的时候,看到隔壁班小李发了条动态:“下自习饿得慌,叁分钟走到小吃街,热乎的炸串立马安排上!”配图是冒着热气的鱿鱼和年糕。我顺手点了个赞,心里琢磨着,这不就是咱们枣庄100米内学生约的日常嘛。
说起来挺有意思的。我们学校在市区老街上,教学楼到校门就百来米距离。可就是这短短的100米,成了我们这群学生最熟悉的“社交圈”。每天下午五点半放学铃一响,同学们叁叁两两往外走,不到五分钟就能在校门外碰头。这种枣庄100米内学生约的方式特别省事,不用提前半天规划,发个微信说“老地方见”,大家准能凑到一起。
转角遇到同班同学
记得上周叁,我正打算去书店买文具,刚出校门就遇见班长抱着篮球往操场跑。“别买文具了,操场那边在打比赛,咱班对叁班!”他边跑边回头喊我。我犹豫了叁秒钟,果断跟着往操场跑。你看,这种临时起意的附近学子邀约相聚,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。
其实这种近距离相约最大的好处就是随性。不用特意换衣服打扮,也不用担心迟到挨批评。反正就在眼皮子底下,走过去也就喘口气的功夫。有时候我们约着写作业,约在学校对面的奶茶店,谁先到就先把位子占好。要是突然想起忘带参考书,跑回教室拿一趟,来回也就几分钟。
这种生活方式让我们把更多时间花在相处上,而不是来回赶路上个月期末考前,我们五六个人约在图书馆复习。有个同学忘记带错题本,他看了眼手表说:“等我八分钟。”结果真就卡着点回来了,手里还拎着给大家带的矿泉水。这种默契,大概只有体验过枣庄100米内学生约的人才能懂。
现在想想,这种随时能见面的便利,让我们的友谊变得特别实在。不用等到周末,不用特意约时间,想见面的时候,发个消息就能凑到一起。就像昨天,同桌突然想下象棋,在群里问了声,十分钟后我们就在小花园的石桌上摆开阵势了。
当然啦,有时候也会遇到小插曲。比如约好去书店,结果走到半路下雨了;或者打算去吃麻辣烫,发现今天店家休息。不过这些都没关系,反正方圆百米内选择多得很,这个不行就换那个,从来不会扫兴。
最近我们还发现了个新玩法——交换课堂笔记。谁哪门课记得好,放学后就找个安静角落互相抄录。这种即兴的知识分享,比正儿八经的学习小组轻松多了。有时候讨论题目入神了,干脆就蹲在花坛边上,拿石子在地上写写画画。
其实挺庆幸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度过学生时代。虽然活动范围不大,但这份随时可以相约的便利,让我们的校园生活变得格外鲜活。每次看到同学们在校门口相遇时脸上惊喜的表情,或者课间约着去小卖部时欢快的脚步,都会觉得,这样的日子真好。
明天又到周五了,我们已经约好放学后去校门口的凉皮店。不用走远,不用费心,就是这种触手可及的相聚,让普通的校园时光变得有滋有味。或许很多年后,我们还会记得在这个百米范围内,曾经有过这么多说见就见的约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