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定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罗定火车站附近的小巷
罗定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
每次走出罗定火车站,目光总会被对面那片老房子吸引。要说这地方最特别的,还得是藏在楼房间的那些小巷子。这些窄窄的通道,就像这座城市的毛细血管,默默承载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。
那天下午闲着没事,我又晃到了这些巷子口。巷子不宽,两边墙壁爬着些青苔,墙角堆着几盆街坊种的花草。阳光斜斜地照进来,把半边巷子染成了暖黄色。往里走几步,就能闻到谁家厨房飘出的饭菜香,还隐约能听见电视声和孩子写作业的读书声。
巷子口有个修鞋的老大爷,他的小摊就摆在自家门前。我凑过去和他聊起来,他说在这住了叁十多年,看着火车站从矮楼房变成现在这样。“别看这巷子旧,住着可舒服了。”他一边补鞋一边说,“早上买个菜,下午在巷子口下棋,晚上邻居串串门,比住高楼自在多了。”
再往里走,我发现这些巷子是相通的,拐个弯又能走到另一条街上。有个大姐正在门口择菜,看见我这个生面孔也不觉得奇怪,反而笑着打招呼。她说这条巷子夏天特别凉快,穿堂风一吹,连风扇都不用开。她指指墙上的电表箱,“你看,我们这的电费都比别处少呢。”
说到罗定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最让我惊讶的是这里的节奏。火车站那边人来人往,车水马龙,可一走进巷子,时间就像慢了下来。有位阿姨坐在门口剥豆子,她说住这儿最大的好处就是清净,“晚上睡得踏实,火车进站的声音都听着亲切。”
不知不觉走到了巷子深处,这里藏着家开了二十年的小吃店。老板娘正在包云吞,动作熟练得很。她说好多在火车站上班的人都爱来她这吃午饭,“便宜又好吃,他们都说我这店是火车站工作人员的食堂。”我尝了一碗,热腾腾的汤头,确实暖心暖胃。
天色渐晚,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。这些老巷子就要迎来它们最温馨的时刻——家家户户的窗户透出灯光,空气中飘散着各家各户的晚饭香。有个老伯提着乌笼从巷子那头慢悠悠走过来,鸟儿在笼子里跳来跳去。
站在巷子中间往外看,能看见火车站明亮的灯光和高大的建筑。这一里一外的对比特别有意思——那边是现代化的交通枢纽,这边是充满生活气息的老社区。要说罗定火车站附近的小巷,它们就像这座城市的记忆盒子,装满了寻常人家的喜怒哀乐。
往回走的时候,又路过修鞋摊。老大爷正在收摊,看见我便问:“逛完啦?我们这巷子不错吧?”我点点头。他笑着说:“现在年轻人都爱住新小区,其实老巷子才有人情味呢。”这句话说得真对,这些弯弯曲曲的巷子,连起的不仅是家家户户的门前路,更是这座城市最真实的生活脉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