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城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,学生高价通话记录
这几天,朋友圈都在传一件事:宣城有个初中生,花了800块钱打了3小时电话。
说实话,我刚听到这事儿时,第一反应是“怎么可能”。现在谁还打这么贵的电话啊?微信语音不都是免费的吗?但这事儿还真不是空穴来风。
那通电话背后
后来打听了一下,原来这孩子不是随便找人聊天。电话那头,是某个重点高中的金牌老师,专门做学科竞赛辅导的。现在教育竞争这么激烈,很多家长都想方设法给孩子找名师指点。不过,3小时800块的价格,还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。
想想看,这相当于一分钟要四块多钱。这么算下来,比很多白领的时薪都高。但这笔钱花得值不值,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了。
我认识的一个家长跟我说:“现在找个好老师太难了。学校里的老师当然负责,但毕竟要照顾整个班级。如果想在竞赛上出成绩,确实需要额外的指导。”他说这话时,语气里带着无奈。
这件事让我想起前几天看到的另一条消息,说的是有学生花高价购买名师辅导时间,跟这次的宣城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如出一辙。
现在的家长是不是太焦虑了?从小学就开始为孩子的未来铺路,生怕输在起跑线上。但这样的高投入,真的能换来预期的回报吗?
有个当老师的朋友跟我说,他见过太多被家长逼得太紧的孩子。“有的孩子周末要上四五个辅导班,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。这样的学习状态,真的能吸收多少知识呢?”
话说回来,那个宣城初中生的情况可能比较特殊。也许孩子确实在某个学科上特别有天赋,需要更专业的指导。但如果每个家长都效仿这种做法,会不会让教育变成只有少数人玩得起的游戏?
教育公平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,但在现实中,优质教育资源确实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。普通家庭的孩子,要付出多少倍的努力才能赶上?
我还记得小时候,放学后就是和小伙伴们满院子跑。现在的孩子,放学后还要奔赴各个辅导班。他们的童年,似乎被压缩在了成绩单和竞赛证书里。
这件事在网上引发讨论后,有人质疑:这么贵的辅导费,老师是不是在漫天要价?但也有人反驳:名师的时间本来就是稀缺资源,市场定价也合乎常理。
其实换个角度想,如果这个宣城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真的能帮助孩子在重要比赛中获奖,或许这笔投资从长远来看是值得的。毕竟,现在的升学竞争中,一张重量级奖状可能意味着更多机会。
不过,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:我们是不是把教育想得太功利了?学习的本质,难道不应该是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吗?什么时候开始,一切都变成了明码标价的交易?
那个花了800块打电话的初中生,现在怎么样了?没有人知道。也许他正在为某个重要比赛做准备,也许这通电话真的让他豁然开朗。但无论如何,这件事给我们提了个醒:现在的教育,正在发生着一些让人深思的变化。
身边还有个例子:邻居家的孩子去年请了个大学生家教,每小时也要两百块。效果怎么样呢?孩子成绩确实提高了,但更重要的是,那个家教帮孩子找到了学习方法。
所以说,贵不贵可能不是最重要的,关键是值不值。每个人的判断标准不同,做出的选择自然也不同。
教育这件事,真的很难用简单的对错来判断。有人愿意为知识付费,有人更看重学校教育,这本就是个人的选择。只是当这样的选择变得越来越普遍时,我们是否应该停下来想想:教育的本质,到底是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