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陵海选场子,乐陵选拔活动现场
夏日的午后,乐陵城里格外热闹。听说市民广场正在举办一场特别的选拔活动,我跟着人群往那边走,还没到现场,就听见阵阵掌声和欢呼声。
拐过街角,眼前顿时一亮。广场上搭起了红色舞台,背景板上“乐陵海选场子”几个大字格外醒目。台下坐满了男女老少,有的撑着伞,有的摇着扇子,大家都伸着脖子往台上看。
舞台上的精彩瞬间
这时,一个约莫十来岁的小姑娘正握着话筒唱歌。她声音清亮,虽然偶尔会跑调,但那认真的模样特别打动人心。唱到高音部分,她使劲踮起脚尖,好像这样就能唱得更高似的。台下的大爷大妈们看得直乐,不住地点头。
评委席上坐着叁位老师,中间那位我认得,是文化馆的王老师。他一边听,一边在本子上记着什么,偶尔和旁边的评委交换意见。看得出来,他们对每个选手都很用心。
说起来,这个乐陵选拔活动现场真是花样繁多。刚才唱歌的小姑娘下去后,上来了两位大叔,表演起了地方戏曲。那唱腔地道得很,台下不少老年观众都跟着哼唱起来,手指还在膝盖上打着拍子。
让我惊讶的是,接下来上台的竟然是个外卖小哥。他穿着工作服,显然是抽空来的。他带来的是一段快板,词都是自己编的,讲的正是送外卖时的趣事。语言特别生动,逗得全场哈哈大笑。表演完,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:“我得赶紧去送单了,后面还有几个订单等着呢。”
说实在的,我在这个乐陵海选场子站了半个多小时,愣是没舍得离开。这里的节目一个接一个,完全猜不到下一个会是什么。有跳街舞的少年,有说相声的退休干部,还有表演剪纸的手艺人。
坐在我旁边的大姐告诉我,她已经是第叁天来看演出了。“每天都有新花样,”她笑着说,“比看电视有意思多了。”她指了指台上正在准备的一个家庭组合,“昨天这家人表演了小品,今天改成合唱了。”
这时,主持人宣布下一个节目是杂技。上台的是个精瘦的小伙子,他要表演的是顶碗。只见他小心翼翼地把一个个瓷碗迭在额头,越迭越高。台下观众都屏住了呼吸,生怕一出声就会把碗震倒。
说来也怪,在这个乐陵选拔活动现场,不管表演水平高低,每个选手都能得到热烈的掌声。有个小男孩吹笛子时忘了谱,台下反而响起鼓励的掌声,让他定定神重新开始。这种温暖的氛围,在别的比赛场合还真不多见。
天色渐晚,舞台上亮起了灯。灯光下的乐陵海选场子显得更加热闹,观众的兴致反而更高了。这时上来了一个特殊的表演者——一位坐着轮椅的姑娘。她安静地唱着一首老歌,声音温柔而坚定。台下静悄悄的,很多人都被深深打动了。
活动负责人抽空和我聊了几句。他说,这个选拔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设门槛。“咱们要的就是原汁原味,”他指着舞台,“你看,这就是咱们乐陵人最真实的样子。”
夜色渐浓,今天的选拔告一段落。观众们依依不舍地散去,边走边讨论着今天的精彩表演。我回头望去,工作人员正在收拾场地,明晚这里又将迎来新的选手和节目。
走在回家的路上,我还在回味刚才的见闻。这个海选活动最打动我的,不是某个特别精彩的节目,而是那种人人可以参与、互相鼓励的氛围。它就像这个夏天里的一阵凉风,吹进了每个人的心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