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辉学生品茶上课,学子课堂品茗体验
走进卫辉某中学的教室,你可能会闻到一缕淡淡的茶香。这事儿听起来挺新鲜,学生不在操场跑跳,反倒安安静静坐在教室里摆弄茶具。刚开始听说这个课,不少家长直挠头:"娃娃们上课泡茶,这不是胡闹嘛?"
李老师是这门课的发起人,她抿着嘴笑:"头一回提出想法,校长手里的保温杯都晃了叁晃。"她没急着争辩,而是带着班上的孩子办了场特殊的班会——没有黑板和粉笔,只有一套紫砂壶和几只品茗杯。孩子们笨拙地烫杯、投茶、冲水,教室里安静得能听见水注入杯子的声音。那个最坐不住的男生小王,竟然稳稳地端坐着,眼睛盯着茶叶慢慢舒展,像是发现了什么宝贝。
茶香里的变化
说来也怪,自从这堂特别的课开起来,班上氛围悄悄变了。以前下课铃一响,学生像炸开锅的饺子,现在倒有七八个孩子围在茶席旁,互相品评今天泡的茶汤颜色怎么样。那个总爱低头玩手机的小陈,现在书包里总装着小茶罐,时不时跟同学分享爸爸从福建寄来的铁观音。"你看这茶汤金黄透亮,像不像琥珀?"她举着杯子,眼里闪着光。班主任发现,就连作业本上的字都工整了不少——泡茶要静心,写字也一样啊。
当然也有手忙脚乱的时候。记得有回实践课,小李一紧张,整壶热水直接浇在了茶叶罐上,教室里顿时茶香四溢。他慌得要去收拾,却被同学拦住:"别急别急,咱们慢慢来。"几个孩子一起清理,还开玩笑说这是"茶香沐浴"。后来这孩子泡茶特别认真,说是要对的起那些"牺牲"的茶叶。
家长们从怀疑变成支持,王妈妈的话很实在:"我家那小子以前毛手毛脚,现在能给客人斟茶了,坐得住,说话也稳重多了。"
这门课悄悄改变着孩子们看待生活的方式。下雨天,他们会盯着窗外的雨丝说"这天气适合泡老白茶";写作文时,能把茶芽舒展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。或许,教育本该这样——不只是往脑子里装知识,更是让心灵学会感受美好。当孩子们能静心品一杯茶香,他们也在学习如何品味生活这杯更复杂的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