钦州快餐品茶工作室,钦州快餐茶饮工作室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3:23:17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几天路过老街,发现巷口新开了家“钦州快餐品茶工作室”,旁边不远还有家“钦州快餐茶饮工作室”。这两块招牌挨得近,名字又像双胞胎似的,搞得我有点迷糊——这不都是喝茶的地方吗,还能有什么不一样?

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我先走进了品茶工作室。店面不大,几张原木桌子擦得发亮,墙上挂着茶山的水墨画。老板娘正在柜台后面冲泡凤凰单丛,那股蜜兰香气飘过来,瞬间就把午后的燥热压下去大半。

“我们这儿啊,主要是让客人慢慢品。”她递过来一盏茶汤金黄的铁观音,“像这款正味消青的,头叁道水每道滋味都不同。”我学着她的样子小口啜饮,确实,第二水的兰花香气特别悠长,和第一水的清新完全不同。旁边几位老茶客正在讨论普洱的陈化,说话声和盖碗轻碰的声音混在一起,时间在这里好像走得特别慢。

转角遇到另一种风景

从品茶工作室出来,我又好奇地钻进对面的茶饮工作室。这一进去,扑面而来的是欢快的流行音乐,还有忙碌的摇雪克声。几个年轻人围在菜单前讨论:“要不要试试他们新出的青提暴打柠檬茶?”

店员手脚利索,不出五分钟就做好了我点的招牌水果茶。透明的杯子里能看到大片西瓜、青柠和芒果,吸管插下去,满满都是果肉。坐在高脚凳上喝着冰爽的茶饮,透过落地窗看街景,确实挺惬意。

两家店就隔着一条小巷,风格却像两个世界。品茶工作室里有人在研究六堡茶的槟榔香,茶饮工作室里大家在拍渐层奶茶的照片发朋友圈。都叫工作室,做的事情还真不一样。

后来和两家店主聊天才弄明白。品茶工作室的老板以前在茶山待过好些年,他说:“现在年轻人总觉得传统茶道太严肃,其实好的茶叶自己会说话。”而茶饮工作室的老板是个95后,他的想法很直接:“先把大家吸引过来喝茶饮料,说不定哪天他们就想了解茶本身了呢?”

这么一想挺有意思的。钦州快餐品茶工作室守着传统但不死板,茶汤的温度、冲泡的时间都认真对待;钦州快餐茶饮工作室追求创新也没忘了根本,他们的茶底都是用原叶茶现泡冷藏的,不是用茶粉敷衍。

前几天看到个熟客在两个店之间串门——下午在品茶工作室安静地喝老白茶,晚上又到茶饮工作室买杯冰摇桃桃乌龙。问他怎么两边跑,他笑着说:“嘴巴馋了来杯冰的,心里静不下来就去喝热的,这不冲突啊。”

可能这就是现在喝茶的有趣之处。不用纠结什么形式才对,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杯就好。就像这两家工作室,看似在做不同的事,其实都在用自己的方式,让茶走进更多人的生活。

老街的梧桐树影子慢慢拉长,我站在两家店中间犹豫了叁秒钟,最后还是决定——先来杯冰镇茉莉绿茶解解渴,明天再去找老板娘慢慢品她那泡据说很不错的肉桂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