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同18岁学生一小时50元,同城18岁学生一小时50元兼职
最近在本地论坛上,总能看到“大同18岁学生一小时50元”这样的帖子。刷着手机的我,手指停住了——现在学生兼职的行情,都到这个数了吗?这价格确实挺让人心动的。
我有个表弟正好刚上大学,家里给的生活费紧紧巴巴,看到这个价格直接坐不住了。“姐,你说这靠谱吗?教小朋友写作业就能挣这个数。”他挠着头,半信半疑地问我。我让他先去问问具体做什么,别光盯着数字。
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技能
结果打听了一圈回来,他有点蔫了。人家要找的是能辅导高中数理化的,或者会编程、能做设计的。表弟撇撇嘴:“只会打游戏行不行?”我被他逗笑了。其实想想也合理,谁愿意为一小时五十块的知识付费呢?总得有点真本事。
隔壁张阿姨家的女儿倒是接了个家教的活,就是做这个大同18岁学生一小时50元兼职。那孩子从高二就开始给初中生补课,现在轻车熟路了。“刚开始也紧张,准备了整整叁页纸的教案。”她笑着说,“现在能一边带课一边准备自己的考试了。”
这么看来,报酬高低真的得看你能解决什么问题。简单重复的劳动,和需要专业知识的服务,定价肯定不一样。这个道理,放在哪个行业都说得通。
我认识的一个大学生更厉害。他通过同城18岁学生一小时50元兼职这个信息,找到了一份教小朋友画画的兼职。他从小学国画,这手艺现在派上了用场。每次上课带着颜料和宣纸,孩子们围着他“老师老师”地叫。他说这份工作最大的收获不是钱,是那份被需要的感觉。
不过话说回来,找兼职的时候得多留个心眼。有些中介抽成太高,实际到手的可能就打折了。最好是能直接和雇主沟通,把工作内容、时间、报酬都聊清楚。毕竟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,谁也不想白忙活。
现在表弟也开始认真考虑了。他英语不错,打算从帮人修改作文开始试试。虽然起步价可能达不到五十,但至少是在用自己的长处赚钱。而且他说,这个过程反而让他更注意语法和用词了,对自己的学习也有帮助。
其实无论是哪个城市,像同城18岁学生一小时50元兼职这样的机会一直都在。关键是你准备好了没有。有时候不是机会太少,而是我们的能力还没达到抓住机会的水平。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——打铁还需自身硬吧。
看着表弟现在每天抱着单词书背,我突然觉得,这样的兼职经历带给年轻人的,可能远远不止那几十块钱。它让人提前接触到真实的社会规则,明白付出与回报的关系。这些体会,在课堂上是学不到的。
当然啦,学生还是要以学业为主。兼职可以体验,但不能本末倒置。把握好这个度,这段经历就会成为成长中很有价值的一课。毕竟,谁不是从一个个“第一次”里慢慢长大的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