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封火车站小巷子,开封车站小胡同
开封火车站小巷子
那天下午四点多,我站在开封火车站广场西侧,看着那条被两栋旧楼夹着的小巷子。阳光斜斜地打在斑驳的墙面上,把青砖照得发亮。说真的,要不是接朋友的车堵在解放路,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注意到这个不起眼的入口。
巷口有个修自行车的大爷,正慢悠悠地补着车胎。我凑过去问路,他抬头眯眼看了看我:“往里走,第叁个路口右拐,能看到个红色铁门。”他说话时手里的活没停,胶水味混着铁锈味飘过来,莫名让人觉得踏实。
踏进巷子第一步,仿佛跨进了另一个世界。火车站的喧闹瞬间被隔在外头,耳边只剩下风吹过电线时发出的嗡嗡声。这条开封火车站小巷子比想象中要深,两侧的墙壁爬满了青苔,湿漉漉的,像是刚下过雨。其实那天是个大晴天。
走着走着,忽然闻到一股熟悉的香味——胡辣汤的味道。顺着味儿找过去,果然在拐角处看见个小摊。老板娘系着围裙正在搅动锅里浓稠的汤汁,看见我过来,笑着问:“来一碗?俺家在这儿卖了二十年了。”我这才发现,这条看似冷清的小巷子里,藏着好几家这样的小店。
再往前,看见几个老人坐在马扎上下象棋。有个戴老花镜的大爷举着棋子半天没落下,对面那位也不催,自顾自地摇着蒲扇。我站在旁边看了会儿,他们谁也没搭理我,但那种从容让人莫名放松。这时我才注意到,巷子里的时间仿佛走得特别慢。
偶遇老邻居
在第二个路口左转时,险些撞上个推着小车卖烧饼的大姐。她操着浓重的开封话连说“没事没事”,小车里刚出炉的烧饼散发着芝麻香。这条开封车站小胡同弯弯曲曲的,像个迷宫,要不是偶尔能看到火车站候车楼的尖顶,真会忘记自己离车站这么近。
走到红色铁门那儿,发现门虚掩着。透过门缝能看到里头是个小院,晾衣绳上挂着几件孩子的衣裳,还在滴水。这时门忽然开了,出来个提着菜篮的大妈,看见我站在门口,她愣了一下,随即笑道:“找谁呢?”
听说我在等朋友,她热情地指路:“前头那个小卖部有公用电话,你可以去那儿打。”说完又补了句,“要是渴了,他家冰镇酸梅汤可美。”这话让我想起小时候邻居阿姨也是这么说话的。
在小卖部打电话时,和老板聊起来。他说他们家在这条开封车站小胡同住叁代了。“别看这儿旧,可是块宝地。”他指着窗外,“当年我爷爷就在这儿开杂货铺,那时候火车站还没扩建呢。”
等待的时候,我坐在小卖部门口的板凳上,看着巷子里来来往往的人。有刚下班提着公文包的,有买菜回来的老太太,还有几个追逐打闹的孩子。他们的生活似乎与几步之外的火车站毫无关系,自成一个小世界。
朋友终于到了,我们沿着另一条路往外走。这条开封火车站小巷子四通八达,像城市的毛细血管,连接着现代车站与老城生活。快到出口时,我又回头看了一眼,巷子深处隐约传来豫剧的唱腔,悠长婉转。
走出巷口,重新回到车水马龙的街道上,仿佛刚刚做了场短暂的梦。那条看似普通的巷子,那些不慌不忙的生活,都留在了身后。但我知道,下次经过开封火车站时,一定会再走进那条小巷子,也许还会喝碗胡辣汤,看会儿老人们下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