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江火车站附近站街,邻近街巷的站街点
夜幕下的车站周边
傍晚时分路过内江火车站,出站口对面的小吃摊刚亮起灯,蒸笼冒出的白气在夕阳里打着旋儿。我站在天桥台阶上等人,无意间瞥见巷口有个穿碎花衬衫的妇女,手里攥着塑料袋来回踱步,每隔两叁分钟就看手机。
这条巷子紧挨着长途汽车站,旅馆招牌的霓虹灯缺了几个笔画。有个拉着行李箱的大叔在巷子深处停下,和站在报刊亭旁边的年轻姑娘说了几句话,两人前一后拐进了招待所。报刊亭老板继续低头刷短视频,仿佛什么都没看见。
其实这种景象在很多城市车站周边都不稀奇。这些站街的人大多选择在傍晚出现,主要集中在火车站附近站街区域,特别是那些既有招待所又有小餐馆的背街小巷。他们通常站在路灯照不到的阴影里,遇到巡逻的治安队就假装成等车的路人。
巷子里的生存法则
拐进七叔公奶茶店旁边的那条窄巷,墙面上贴满搬家通下水道的小广告。穿保安制服的老人坐在折迭凳上打盹,脚边摆着"停车10元"的纸板。他眯着眼睛说:"白天这边都是取快递的,到晚上八九点才热闹起来。"
沿街五金店老板倒是挺健谈,他边给锁具贴价签边念叨:"上月隔壁新开了家足浴城,这些在邻近街巷的站街点活动的人明显变少了。不过嘛... "他突然压低声音,"她们现在都改用微信群约在超市后门碰头了。"
我注意到巷尾总停着几辆熄火的网约车,司机师傅把座椅放平玩手机。有个扎马尾的女孩过来敲车窗,两人交谈几句后,车子就开向了火车站东侧的老居民区。那些没有物业管理的旧小区,单元门禁多半是坏的。
环卫工陈阿姨清早打扫时,能在绿化带里扫出好多捏成团的小卡片。她抱怨说这些在火车站附近站街的人总爱把东西往树丛里扔,有次还扫到过撕碎的身份证复印件。
流动的暗影与渐变的街景
新开的那家连锁药店装了声控灯,晚上有人经过就会突然亮起。穿白衬衫的房产中介举着手机直播周边环境,镜头扫过巷口时,几个蹲在台阶上抽烟的人立即起身躲进盲人按摩店。
其实这些在邻近街巷的站街点讨生活的人也在不断调整策略。现在她们有些人会抱着文件夹假装成推销员,有的则在美团上挂了假的理发店链接,通过修改定位来招揽生意。外卖小哥经常接到那种只要一瓶矿泉水的奇怪订单,送货地址总是模糊地写着"火车站南广场雕塑旁"。
报刊亭换了新老板后开始代收快递,每天傍晚取件队伍能排到马路牙子。这倒给某些人提供了天然掩护,她们混在人群里观察来往面孔,手机壳都反着拿,屏幕那面贴着大腿。
最近城管在巷子口装了叁个新摄像头,不过摄像头对着的主干道永远干干净净。真正有意思的那些角落,比如七天酒店侧面的消防通道,或者废弃电话亭后面的夹缝,依然在监控盲区里维持着某种微妙的生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