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州小粉灯一条街,柳州小粉灯夜市街
要说柳州晚上哪儿最热闹,不少人会立刻想到那一片暖融融的粉色光晕。对,就是柳州小粉灯一条街。这地方白天看起来普普通通,可太阳一落山,当那一盏盏、一串串的小粉灯次第亮起,整条街就像忽然活了过来,充满了别样的生气。
我第一次来这儿,还是本地朋友带着的。穿过几条昏暗的巷子,眼前豁然开朗,那片独特的灯光一下子就把我抓住了。那光不刺眼,朦朦胧胧的,照在人的脸上,都显得格外柔和。朋友看我发愣,笑着拍了我一下:“咋样,没白来吧?这就是咱们这儿挺有名的柳州小粉灯夜市街。”
灯影下的烟火百态
走在街上,脚下是略带岁月痕迹的石板路,耳边是各种声音的交响。烧烤摊子上,油滴在炭火上发出的“滋啦”声特别勾人食欲;隔壁摊主扯着嗓子,用带着浓重柳州口音的普通话吆喝着;认识的、不认识的人挤坐在小桌子旁,碰杯声、谈笑声此起彼伏。空气中混杂着螺蛳粉那股标志性的酸笋味、烤鱼的焦香,还有各种香料的味道,复杂,却莫名地让人感到踏实。
我找了个卖炒螺的摊子坐下。老板是个精瘦的中年人,话不多,手上的动作却快得让人眼花缭乱。他一边颠着炒锅,一边跟我唠:“这条街啊,有些年头咯。我们这些老摊主,都靠着这柳州小粉灯一条街养家糊口呢。”火焰窜起,映红了他淌着汗珠的脸。正说着,旁边那桌显然已经喝开了,开始划拳,声音洪亮,带着点不管不顾的痛快。
沿着街道往里走,景象更是丰富。卖衣服的、卖小饰品的、甚至还有就地摆开阵仗给人贴手机膜的。一个卖糖画的老人摊位前围了几个小孩,他手腕轻轻转动,糖浆便听话地成了蝴蝶、小龙,引得孩子们一阵惊叹。在这里,生活最本真的模样,就这么毫无遮掩地铺陈在粉色的灯光下。
滋味与人情
要说这条街的灵魂,那肯定是吃的。就说那碗螺蛳粉吧,你别嫌它味道冲,尝过才知道它的妙处。酸笋、豆角、炸腐竹,配上爽滑的米粉和鲜辣的汤汁,吃一口,鼻尖冒汗,那叫一个酣畅淋漓。老板通常会很自信地问你:“够味没?不够再加辣!”这种直来直去的热情,在大饭店里可是很难感受到的。
除了螺蛳粉,烤生蚝、炒田螺、酸嘢……各种各样的小吃让人挑花了眼。我常常觉得,在这柳州小粉灯夜市街吃东西,吃的不仅仅是味道,更是一种氛围。你可以不必在意吃相,撸起袖子,用手抓着啃,没人会觉得你失礼。这种自在和随意,或许就是夜市最大的魅力。
在这片粉色的光海里,每个人都卸下了白天的疲惫和面具。有刚下班的年轻人,西装外套随意搭在椅背上,松了领带,大口吃着米粉;有情窦初开的小情侣,共享一碗冰粉,低声说笑着;也有全家出动的,孩子在一旁嬉闹,大人则悠闲地喝着啤酒,聊着家长里短。这条街,就像这座城市的一个温暖的胃,也像一个小小的避风港,收纳着所有人的喜怒哀乐。
夜渐渐深了,摊主们开始陆续收摊,一盏接一盏的小粉灯熄灭了。街道恢复了宁静,只剩下清洁工扫地的沙沙声。空气里还残留着一丝食物的余味,证明着刚才的热闹并非虚幻。我站在街口回头望,心里琢磨着,明天,当夜幕再次降临,这片温暖的粉色光芒,一定还会准时亮起,继续讲述着对于生活、对于柳州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