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皋附近100块钱的爱情,周边百元情感故事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3:07:23 来源:原创内容

巷子口的红招牌

如皋汽车站往西走两个路口,有家叫“十里香”的小餐馆。老板娘五十来岁,总系着条洗得发白的围裙。那天下午叁点多,店里没什么人,我听见靠窗那桌的客人正压低声音说话。

“就一百块钱...”穿工装的男人把钞票折成小方块,从桌子这头推过去。他对面的女人没抬头,手指绕着茶杯打转:“够买张去南通的车票了。”玻璃窗外,卖糖炒栗子的吆喝声飘进来,混着后厨飘来的油烟味。

这让我想起老刘。他在如皋开发区修车,媳妇在老家带两个孩子。有回他跟我说,每个月发工资那天,他都会去邮局汇钱,然后在汇费单的附言栏里写“想你了”。这叁个字值一块钱,加上99块汇款,刚好一百。“比打电话强,”老刘搓着指甲缝里的油污,“白纸黑字,她能留着。”他媳妇把每张汇费单都收在铁盒里,用橡皮筋扎着。

纺织厂午休时刻

城南纺织厂的女工小赵,休息时总蹲在厂房后门编手绳。红绳叁股,编到中间串个转运珠。“编一条挣五块,二十条就够...”她没说完,脸先红了。后来才知道,她对象在工地开塔吊,两人约好等攒够十万块就订婚。

有次小赵发烧,怕请假扣全勤,硬撑着上了整天工。晚上她对象翻墙进来,隔着宿舍窗户递进来一塑料袋药,还有张皱巴巴的五十块。临走时,他忽然掏出手电筒,朝叁楼窗口打了叁下光。后来小赵说,那是他们约好的暗号,意思是“我在这”。

这些如皋附近100块钱的爱情故事,从来不在鲜花和烛光里。它们藏在工厂宿舍的泡面碗边,藏在长途车站的候车椅上,藏在夜班护士的保温饭盒底。你可能会在某个早点摊看见,男人把豆浆碗往女人那边推,剥好的茶叶蛋浸在酱油里;或者在下雨的菜市场,两个人挤在同一把伞下,手里拎着特价处理的青菜。

就像城北那片待拆的老房子,墙皮斑驳脱落,晾衣绳上却飘着刚洗好的衬衫。晾衫的竹竿一头搭在窗台,一头抵着邻居的雨棚,摇摇晃晃的,但从来没塌过。这些周边百元情感故事拼凑起来,比任何小说都鲜活。

黄昏时我又经过“十里香”,看见早先那对男女正分吃一碗馄饨。男人把馄饨舀进女人勺子里,自己低头喝汤。玻璃窗上映着晚霞,也映着他们靠在一起的影子。桌角那张百元钞票不见了,想必是收进了谁贴身的口袋。

推荐文章